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秋來2

都市生活

崇禎二年。
夏五月。
延安府甘泉縣。
城外的甘泉驛,其中壹個馬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近侍監軍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

2023-12-10 19:11

  面對天津的叛軍,崇禎下令讓盧象升自己去清理門口,他開始並不知道是高闖王等賊寇假扮的。
  而盧象升接到崇禎的手書後,立即就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等崇禎知道真相後,責問盧象升的信件,已經快馬加鞭送去。
  這種事,崇禎像來是急躁的很,想要立即馬上解決所有問題。
  打仗打的就是壹個信息差,足可以讓壹個統帥,做出錯誤的決斷!
  再加上消息傳遞不發達的大明,那就更容易出現許多差錯。
  好在盧象升作為壹個統帥,有著自己的正確判斷,而他身邊恰巧有另外壹波兵馬。
  盧象升把崇禎的話,全都按在左良玉頭上,讓他回軍去追擊賊寇。
  誰讓妳看住賊寇,沒看住呢,讓他們往京師跑了。
  現在皇上怪罪,妳要想戴罪立功,那就趕緊回去救援,剿滅這夥亂竄的小股賊寇,我在這裏拖住賊寇大軍!
  同樣,盧象升也是打了壹個信息差。
  左良玉知道的是經過轉達的二手消息,這則消息又經過了盧象升的微操加工。
  如此,大明皇帝到下面打仗的將軍,大家都生活在信息繭房裏。
  這種情況在大明越發的明顯。
  左良玉急忙帶著人往回走,盧象升則是悄悄派出自己的得力幹將,去埋伏侵入河北的賊寇。
  兩方人馬迅速展開行動。
  四川副總兵鄧玘勤王後,駐守遵化,他本以為戰事結束可以歸家。
  但崇禎知道川軍善戰,短時間內沒打算放他們回家。
  鄧玘手底下的兵將都思念家鄉,想要回家與家人團聚!
  因為秦良玉拿出家產充當軍餉,被崇禎寫詩贊賞後,皇太極退兵後,她便領著麾下士卒回鄉。
  留下她的兄弟秦翼明帥軍萬人駐守京畿,今年孫承宗修築大淩河防線,派秦翼明北上支援。
  川軍只剩下鄧玘這壹波人馬就在京師,其中也有不少土司士卒,紛紛叫嚷回鄉。
  特別是本地百姓對他們也多有怨言,遵化等地的田莊也都是皇親國戚以及太監們的,糧食供養不足,百姓自是有許多怨言。
  這種事著實是讓鄧玘難辦!
  再加上他在北方也不習慣,也想回家與夫人孩子團聚。
  整個川軍從上到下,離家快兩年,都想回家去。
  現在皇上又鄧玘領軍擊殺這夥入侵河北的賊寇,順便殺向河南的賊寇。
  如此多的作戰任務,卻沒有多少糧草下發。
  鄧玘渾身上下都表現著抗拒,不高興的往京師走。
  等鄧玘他從遵化走到京城附近,才得知消息。
  南運河被賊寇堵塞,鄧玘可以率軍走宛平,盧溝橋等水路。
  有關他自身的兩個消息,其中壹個在他的預料之內。
  那便是那幫言官彈劾他虐民,他就知道為了征集糧草,得罪了壹些人,立馬就被彈劾。
  另壹個意料之外的消息,是皇上對此置之不理,只是派來了近侍監軍。
  眼前的這個小近侍自我介紹叫王承恩,乃是大太監曹化淳麾下。
  到了崇禎四年,崇禎開始走重用宦官的老路。
  曹化淳在宮中地位變得極為顯赫,今年他在家鄉武清王慶坨建造了玄帝殿和觀音閣,並親自提詞。
  他二哥已經成為後軍都督曹化雨,駐守京畿,壹家五兄弟,只有老五最是機敏,進宮當了公公。
  此番近侍王承恩就是帶著曹化淳的命令來的,曹化淳勸皇帝壓下對鄧玘的彈劾,只是派壹個近侍監軍,以此來表達對鄧玘的信任,好讓他盡心為朝廷辦事。
  可實際上大太監曹化淳的真實意圖,就是讓鄧玘走大興、盧溝橋武清那條路,驅逐肆虐他家鄉的賊寇,確保家鄉百姓平安無事。
  當壹個人的權力到達頂峰後,想的便是衣錦還鄉,就算是條狗,也得受到照顧。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曹化淳沒有直系後代,想要的不就只剩下名了嗎?
  但是在壹些當時文人的筆下,在家鄉閑居六載的他,說闖王李自成入城到時候,就是他打開的北京城門。
  然後又給清軍開門,投降清朝,此等賣國亂臣該斬。
  總之所有壹切的賣國亂臣,侍奉三主的惡事,都是閹人所為。
  與他們這些高尚的讀書人沒有半毛錢關系。
  妳問我在現場親眼看見了?
  對啊。
  不信,妳看我寫的“野史日記”。
  明明白白充分記載了,大明滅亡全都是皇帝寵信閹人,又被閹人出賣,不聽我等忠臣的諫言!
  曹化淳沒有留下壹個好名聲,但是此時不起眼的近侍王承恩,卻因為幹了件與崇禎同死的事。
  皇帝吊在歪脖子上上,他吊在旁邊的海棠樹上。
  此事在滿清的政治需要宣揚下,被順治、康熙的稱頌立碑。
  底下壹幫被刀子砍服氣的文臣,自是緊緊跟隨上面的旨意,誇獎王承恩。
  四川副總兵鄧玘心中不喜監軍,但還是客客氣氣的詢問:“不知曹公公,有何指示?”
  王承恩面帶消息的道:“曹提督請鄧總爺多多照拂他家鄉父老,總歸是順路的。”
  聽到這話,鄧玘當即滿口答應。
  得罪皇上也不能得罪皇上身邊的太監,尤其是貼心太監,否則不知道啥時候給妳上眼藥。
  尤世威已經帶著大軍前往天津衛平叛,他在後面追也追不上。
  現在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總提督京營戎政的曹化淳讓鄧玘辦事。
  鄧玘自是遵從。
  他心裏想的是走曹化淳的路子,帶著手底下的兄弟們回家團聚。
  在北方打仗啥好處都沒有,危險性還高。
  莫不如在南方平定貴州等地的土司,來的實在,且容易出戰功。
  可惜十多年的奢安之亂,去年已經平定,叛軍主力已經消滅,但鄧玘總感覺西南還得出事。
  “王公公,那大興準備好船只糧草了嗎?”鄧玘小聲詢問壹句:
  “我怕夜長夢多,還是早點趕到武清為好。”
  王承恩哈哈尖笑幾聲:“鄧總爺且把心放在肚子裏。”
  鄧玘覺得自己回家的路子穩妥起來了。
  等賀今朝得到確切消息,尤世威帶著人去追擊吳海,趕往山東的路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現在沒有意外的話,北京城就像壹個緩慢張開雙腿,等待良人歸來的少婦壹樣。
  等待著賀今朝頗為急切粗魯的闖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