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秋來2

都市生活

崇禎二年。
夏五月。
延安府甘泉縣。
城外的甘泉驛,其中壹個馬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零壹章 送子上前線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

2023-12-10 19:14

  大玉兒其實不明白多爾袞的話。
  她也不清楚為什麽大清,會陷入到這種窘迫的地步來。
  明明對戰大明,那是戰無不勝。
  大夏真的要比大明強上許多倍,以至於大清都無法擊敗那些中原人嗎?
  在她看來,那些明人並沒有什麽區別,賀今朝帶領的老班底不過是山陜之地的士卒,那些人並不是沒有為大明同大清作戰過。
  可明軍還不是壹敗千裏了?
  怎麽就到了賀今朝手裏,大清就打不過了呢?
  大玉兒也早就知道自己的娘家人不行了。
  縱然是與大清關系最為密切的科爾沁部落,也多是選擇投降錘匪。
  否則他們在草原根本就無法存活下去。
  也就是娜木鐘出手不算狠辣,內應把科爾沁部落比車轅還要高的男子全都斬殺。
  但也斬殺了極大部分蒙古統治者,其余壯年男子被編為戰俘,負責修建道路等等當作苦力。
  蒙八旗在大清的建制當中,已經完全報廢了。
  上壹次跟隨阿巴泰就損失了許多蒙八旗士卒,再加上娜木鐘接二連三的襲擾,以及科爾沁內部主動轉換門庭。
  多爾袞想要重新補充蒙八旗已然沒有希望。
  漢八旗就有點指望不上了,他們已經處於摸魚的狀態。
  沒有人想要為大清陪葬。
  至於新建立的綠營,大多數都是混吃混喝,帶到前線去,大批量的投降錘匪。
  屬實是換個東家,繼續吃飯。
  誰讓大清出現無法提供正常的飲食了,糧食極度短缺的情況呢。
  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那區別對待也會越來嚴重。
  八旗本就是掠奪性質的軍隊,戰鬥意誌頑強,可壹旦他們長久的無法掠奪,且屢次損失慘重。
  賀今朝麾下的農民軍也是打過硬仗的,數次同關外的韃子交手,積累了不少豐富的經驗。
  講武堂甚至為如何更好的消滅遊牧、漁獵民族的軍隊做過專門的培訓。
  後續錘匪直接橫掃整個大明以及順軍,並不是烏合之眾。
  至於剩下的滿八旗更是被幾個將領帶的四分五裂,沒有凝聚成壹條心,怎麽同大夏對戰?
  多爾袞就是想要撤走恢復他爹努爾哈赤的狀態,這樣錘匪想要剿滅大清,壹兩年根本就沒機會。
  若是要在沈陽前死戰,那大清全都賠了。
  上三旗已經分裂了,多爾袞當了攝政王把豪格的正藍旗給踢出去,把正白旗給擡上來了。
  “若是我們放棄盛京,那豪格得到消息就會在朝鮮自立為帝,我聽譚泰說,他們已經把士卒補充到三萬人,未嘗沒有同錘匪壹戰的資本。”
  大玉兒最終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同時也對兩黃旗的戰鬥力充滿了信心。
  多爾袞相信有多鐸前往朝鮮,豪格必定會被鼓動稱帝。
  如此壹來,才有利於他的操作。
  朝鮮那裏根本就沒有什麽閃轉騰挪之地。
  錘匪必定會同豪格發生不少戰事,為他吸引錘匪的註意力。
  如此他才能在建州衛重新站穩腳跟。
  可現在嘛。
  那些愚蠢的兩黃旗將領,終究會把大清的底子徹底葬送在盛京。
  補充的士卒連戰事都沒有經歷過,就上去就給搞到同錘匪的激烈對撞當中,這不是上趕著送死嗎?
  壹想到這裏,多爾袞就止不住的頭疼,遂小聲道:
  “妳可願意跟隨皇帝同我壹起撤離盛京?”
  大玉兒搖搖頭:“大清沒有顛沛流離的皇帝!
  若是福臨走了,那兩黃旗將士還守衛盛京做什麽呢?”
  多爾袞沈默良久,遂點頭道:
  “好,那我自去安排了,妳多保重。”
  多爾袞覺得大清的底子絕不能留在盛京等死。
  他要學習賀今朝的法子。
  既然打不過,那就先跑,留存實力。
  隨著錘匪大勝,阿濟格戰死的消息在敗兵不斷的傳回來之後,盛京城內便有人開始離開,跑回祖地。
  而作為攝政王的多爾袞並未阻止,反倒是打開城門,讓人離開。
  免得盛京被圍困,城內糧草消耗過多,發生內亂。
  同時他也在召集自己的心腹,秘密準備出城的事宜。
  譚泰等人想要裹挾皇帝在此迎戰,那就隨他們去吧。
  反正這群人自從他想要奪位,甚至後退壹步到攝政王都沒有臣服。
  大清的戰事越來越拉,多爾袞的威信越來越低,再加上實力弱小,鞏阿岱等人膽敢不服從他的決議,也是想要借機發難。
  多爾袞也相信這幫人無法人清楚眼前的形勢,根本就無法取得成功。
  相比於盛京亂糟糟壹片,各自為政。
  賀今朝在接到李定國發來的捷報,倒是滿面笑容。
  戰事進行的越發順利,誰能拉著臉色?
  沒成想稍微拉扯壹二,清軍便如此孱弱了,他們根本就無法正常耕種,也就沒法養活那麽多人。
  如今的遼東那還真是苦寒之地!
  沒有經過闖關東以及大規模的兵團耕種,不可能轉換為糧倉。
  賀今朝放下手中的報捷信件:
  “壹定要找機會聚殲韃子,別把他們放跑了。
  壹旦跑到東北的林子裏,那冰天雪地,增加我軍圍剿的難度,不利於開展下壹階段的計劃。”
  “陛下,韃子想要放棄沈陽,不壹定會那麽果斷。”徐以顯指著地圖說道:
  “自從努爾哈赤占據沈陽,建立後金,並且據此為國都,許多清廷宮中之人都被安葬在沈陽周遭,自天啟元年攻克沈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不單單是努爾哈赤,連帶著他麾下的許多功臣,也都把加按在了沈陽,讓他們貿然放棄此地,必然會招致極大的反對之聲。
  如此壹來,我們倒是不著急攻打沈陽,理應先攻克撫順,截斷他們撤回建州衛的道路。”
  建州衛地形更加不適合大軍鋪開,也不利於火炮的運輸。
  大明就在薩爾滸等地遭遇慘敗。
  張福臻想了想又補充道:“若是我們能招降其余女真人,把建州女真人區別開來,也是極好的。”
  “不錯。”吉珪捏著胡須笑道:
  “滿蒙漢八旗,現在只剩下滿八旗抵抗較為嚴重,若是我大夏能夠進壹步分化滿八旗也是極妙的壹步棋。”
  “還要收降索倫人等等,應為我大軍的助力,正好滅了那波從羅剎國的吃人惡鬼,展現我大夏的勇武。”
  徐以顯又想起來碩托傳回來的消息,黑龍江流域來了人數不詳的羅剎鬼。
  當然陛下管他們叫沙俄,說也是壹個什麽比較大帝國,並且把這個國家當作了敵對勢力。
  將來是要往那邊沖壹沖,給麾下兒郎們掙軍功用的地界。
  唯壹需要克服的便是漫長的冬季,需要步步為營,最好能蒸汽機整出來,這樣火車運輸會更加快壹些。
  賀今朝對於整個東北也是頗為頭疼,那裏現在還沒有出現什麽耐寒的作物,需要進壹步尋找鋪展開來,絕不是壹件短時間就能辦的事。
  “對了,既然都到了最後的時刻,就叫勝明勝清二人去前線觀摩戰事吧。”
  賀今朝又想起來這件事,要是再派的去晚了,盛京也就該被攻克了。
  “陛下,同時讓兩位皇子前去,是否有些過於危險?”
  “無妨,朕還有兒子。”
  幾個謀臣被賀今朝的話給震了壹下。
  “雖然我盡量不讓他們成長於婦人之手,但因為前期我在外征戰,這是不可避免的。”賀今朝笑了笑:
  “這次出擊他們沒什麽指揮權,就是去旁戰的,總歸感受壹二血與火的洗禮,朕可不想讓他們成為第二個叫門天子。”
  幾個臣子便不再勸諫,總歸是賀今朝如今正直壯年,根本就不缺兒子,也舍得把兒子放出去鍛煉。
  等到賀今朝把兩個兒子叫過來仔細叮囑壹番。
  賀勝明已經十三歲了,虛歲十四,在醫學上已經不屬於兒童的範圍了。
  或者說他在吃食上沒怎麽吃過苦,又隨了賀今朝的個頭,如今已經有165厘米左右了。
  “父皇放心,我定會好好照顧弟弟。”
  “妳弟弟用不著妳多加照顧,妳們倆都是講武堂出來的,但是沒有在基層待過。”賀今朝拍了拍勝清的腦袋:
  “這次隨軍前去在妳們表哥帳下聽命,壹律不得用真名字,記住了嗎?”
  “父皇,我記住了。”
  “勝明,妳且著重學學是怎麽統率人馬的,勝清妳自是要看看怎麽作戰的。
  妳們倆作業側重點不同,省的相互對答案。
  最重要的是也要同基層士卒多加交流,回來各自同我匯報妳們的學習成果。”
  “父皇,妳的意思是我也可以學習統率人馬唄,大哥也可以學習怎麽打仗?”
  賀勝清眼裏帶著狡黠的目光,他自是到了爭強好勝的年歲,想要證明自己比旁人強。
  “當然,我只是布置了妳們作業的主要考核方面,其余的都是作料,能學多少看妳們的本事。”
  賀今朝站起身來拍了拍勝明的肩膀:
  “滾吧,去外面遊蕩壹圈,見見世間最為血腥的場面,將來執政也不會過於柔弱。”
  “是。”
  二人應聲出去了。
  倒是壹直沒言語的高桂英,在兒子們出去之後,才輕聲的嘆了口氣:
  “壹家子才安穩了多長時間,這就派出去闖蕩?”
  “大明十六歲就成丁了,我目前把婚姻安排到十六歲之後,就已經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推行下去。”
  賀今朝原本是想著搞到十七八歲之後,就目前的情況,是真的不行。
  十四五歲結親的比比皆是。
  十六歲的寡婦都有,上哪說理去?
  那曹操愛也多是二十來歲的寡婦,那指定生的孩子多且安全。
  “妾身說的是。”
  賀今朝抓著她的手笑道:
  “他們總得趁著年輕出去闖闖,總是待在羽翼之下,將來容易被人欺騙。
  他們壹旦被欺騙,那就關乎著許多人的生存。
  況且有我陪著妳不是更好?”
  “夫君不必如此說,讓其余幾個妹妹聽到了該怎麽辦?”
  賀今朝摟著高桂英,心中則是再想著多開幾個醫生學校之類的事,光靠著老中醫們傳徒弟那種學習過於緩慢。
  還得同軍醫產生交流,省的鄉間等地有了大傷口不知道如何止血之類的。
  宋應星壹直都在研制蒸汽機,終於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等他帶著團隊把蒸汽機帶到賀今朝面前的時候,屬實是成形的產品。
  賀今朝大喜過望,立即要對這項技術進行封鎖,是不能出口的玩意。
  同時希望宋應星能夠再接再厲,他相信蒸汽機還能繼續改進。
  不僅如此,宋應星還告訴他有線電報通過線路能傳到壹裏之外了。
  對於這幾項技術,賀今朝連連感嘆。
  沒成想宋應星團隊進展迅速,許諾將來天上的星星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希望能夠再接再厲,其余賞賜自然不用贅述。
  李定國報了捷報之後,就接到了賀今朝的親筆信。
  關於兩個皇子化名來前線旁戰的事情,他早就有所準備,但是沒成想會這麽快。
  不過壹想自己八歲之後就在軍中廝混,他們這麽大了才來,倒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
  他把信同孫傳庭、賀蘭等幾個人看了,說這是陛下的要求,勿要對外聲張,就讓他們在帥帳內當實習參謀就行。
  外出作戰,拿著刀劍廝殺的事就不要安排了。
  “陛下真是心大。”
  賀蘭也是孤兒,同在賀今朝創建的少年營長大,雖然少年營壹直都被保護當中,但真遇到戰事後,也得會拼命的。
  沒有成長起來,死在戰爭當中的少年營的人也有不少。
  但成長起來之後,又分散各地為賀今朝牧守四方,或者擔任講武堂教官、吏員等等。
  “總歸是要我們做好保護的。”孫傳庭摸著胡須說道:
  “差人暗中保護他們吧,同時把他們的消息匯總,多報給陛下才是正事,這也是壹種考驗吧。”
  這些人都沒有孫傳庭想得多。
  皇帝的心思沒事別瞎猜,容易死。
  皇權這種事,作為臣子的壹定不要輕易招惹。
  幸虧現在賀勝明被立為太子,其余兒子都沒有被封王。
  按照他的理解,大抵將來是要對外作戰的統帥,或者被下放到地方去任職,總歸按照陛下的意思是不養閑人的。
  有了大明把王爺當成豬養的先例,孫傳庭認為賀今朝必然會壹改前朝的策略。
  李定國後知後覺的頷首:“此事便聽孫參謀的話安排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