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七十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壹吧!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2

  自從休息了那麽壹日,
  京師百官再次恢復到了往日的工作之中,而張好古這些內閣閣老手裏的事也更多了些。
  不過張好古白日忙於政務,晚上有夫人兒子陪伴倒也其樂融融。
  而南洋的開發,也讓南洋各國的不少商品貨物湧入大明,其中最多的,就是湧入了直隸,湧入了京師市場。
  這麽多貨物湧入京師,加上原本京師大小商賈囤積的貨物,壹時間京師的各類商品太過充足,以至於有點賣不動了。
  這種情況按理說不會出現在南北直隸,畢竟是大明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不提達官顯貴,士紳商賈,百姓手裏也有不少余錢,南北直隸的商貨實際上是不愁賣的。
  可惜今年南北商人們準備出口的貨物囤積了太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南洋尼德蘭人的競爭導致貨物壹時間無法出海,而南洋之戰持續時間還不短,先是與尼德蘭人的海盜艦隊決戰,隨後又是調集戰船抽調兵馬去拔出南洋的尼德蘭殖民地,這讓商賈們手裏的貨物就這麽拖到了現在。
  而南洋的尼德蘭人也給大明朝廷留下了大批的商貨,畢竟尼德蘭人在南洋的積累非常豐富,那大批的貨物到了朝廷手裏,朝廷也是要賣出去的。
  這就導致如今朝廷手裏堆著大批商品,大小商人手裏也有大批商品,這麽多商貨出現在京師,這商貨壹時之間自然就難以賣出去了。
  而且百姓也不是每日都要購買商貨,壹般是壹周壹次,兩周壹次,然後是逢年過節才會多買壹些東西。
  如今這麽多商貨囤積在京師,大商人還好,本錢大可以壓在手裏,但小商人要是也壓在手裏那可就完蛋了。
  小商人本來就是以賺快錢為主,手裏錢財不多,全靠賣出商貨然後不斷倒騰,抗風險能力不如資本充足的大商人。
  更何況如今朝廷手裏也握著大批商貨,這朝廷的商貨壹放出來,那京師的市場都要震三顫了。
  身為大明商務衙門的主事,崔成秀最近沒少接到手下人的匯報。
  若是壹個兩個就算了,可如今眼看著京師那麽多小商人手裏都壓著貨,崔成秀也不免有些心急起來:可不能讓這麽多小商戶全破產了啊。
  “大人,眼下情況不太妙啊,按理說以京師的情況,多少貨都應當吃得下,如今這竟然吃不下了……”
  手下人的擔憂,崔成秀理解,他能不清楚如今京師是個什麽情況嗎?
  思來想去,崔成秀決定先去找戶部談壹談,畢竟朝廷手裏掌握著尼德蘭人的大量財貨,這些財貨全部湧入市場那小商戶們可就要徹底坐蠟了。
  “給我備車,我去找馮侍郎談談。”崔成秀打定了主意,絕對不能讓小商戶破產,京師的小商戶太多了!
  到了戶部,馮侍郎聽著通報有些狐疑:“崔侍郎,這位風光人物今日怎麽跑到我這了?”
  和崔成秀不同,馮侍郎雖然也是正三品,但頭上有人,還沒單獨掌握壹個衙門,而崔成秀的商務衙門如今說是戶部下轄,但實際上是半獨立狀態自行運營,和戶部另外的稅務衙門,工部的馳道衙門、水利衙門壹樣,屬於向元輔負責的類型。
  大明銀行則是個另類,因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皇室、戶部、內閣都有人監管。
  崔成秀這位商務衙門的壹把手可是大忙人,更是風光人物,這位今日過來,估計沒什麽好事。
  但沒什麽好事,馮侍郎也得接待壹下,畢竟大家都是壹黨,而且還都是戶部名下。
  “崔兄。”
  “馮兄。”
  二人見面也是熟絡,畢竟戶部這些人,相處時間久了基本就都熟了,更何況也沒什麽仇怨,大家也生分不到哪裏去,越是在朝廷待得久了,越知道多個朋友多條路的道理,都是人精,幾乎不會與人結仇。
  “崔兄今日怎麽到我這了,可是有什麽需要兄弟幫忙的?”馮侍郎壹邊打探著,壹邊將熱茶推到崔成秀面前。
  崔成秀接過熱茶抿了壹口:“哎呀,實不相瞞,兄弟我今日還有事需要馮兄幫忙。”
  果然如此!
  馮侍郎點了點頭,說道:“崔兄有事直言便是,兄弟我能幫的絕不推辭。”
  崔成秀說道:“那我就直接開口了,馮兄,妳們手裏往外出的商貨,數量不少吧?”
  馮侍郎撫須笑道:“不瞞崔兄,之前朝廷水師在南洋打了大勝仗,從尼德蘭人的手裏帶回來大批財貨,這些財貨都在戶部的庫房裏擱著,後面朝廷又拔掉了南洋的尼德蘭殖民地,再次收獲了成堆的貨物。”
  “這些東西都賣出去,戶部手裏的起碼又多幾筆款子。”
  幾筆款子!
  這個數外人可能不知道什麽意思,但戶部侍郎口裏的壹筆款子,那可是百億級別,屬於朝廷的備用款,專門應急用的。
  馮侍郎這句話,無疑是說戶部庫房裏壓著起碼有幾百億寶鈔的貨,這批貨物壹旦全部湧上京師市場,那京師的小商人們可就要徹底坐蠟了。
  崔成秀聽了忍不住問道:“馮兄,這些貨,能不能先壓壹壓,不要賣?”
  馮侍郎沈吟起來,臉上也露出壹絲難色:“崔兄,妳叫我壹聲馮兄,咱們關系也不差,我也不瞞妳,這些貨壓不壓,不是我說了算的。”
  “妳也知道,水師打了兩仗,陸師動了三個鎮,前前後後花費的軍需總是要報的。”
  崔成秀問道:“可是,這錢不是南洋發展公司承擔了嗎?他們手裏握著三千億,這軍費就該他們出啊。”
  馮侍郎壹聳肩:“前期走的賬可是戶部出壹部分,軍方出壹部分。當時上面想著打完南洋,繳獲的財貨足夠支付戰費了。畢竟尼德蘭人富裕,如今打完兩仗的確回本了,還賺了不少。畢竟僅僅繳獲的金銀就足夠回本了,而這些貨物裏,也有軍方的壹部分。”
  “如今是上面要把這些貨出掉,畢竟這些貨不僅僅是戶部的。”
  崔成秀又問道:“能不能緩壹緩?過完年再出可行嗎?這京師如今商貨根本賣不動啊。”
  馮侍郎聽到這話也是發愁:“唉,誰說不是呢?原本依照往日的情況,這些貨直隸就能吃下,可眼下倒好,京師直隸竟然賣不動了,眼下我還尋思著要不要往江南那邊發點貨看看情況呢。”
  崔成秀看著馮侍郎,心裏有些無奈,這京師是天下人口最稠密之地,也是達官顯貴最多的地方,京師都吃不下這些貨,江南就能吃下了?
  江南那邊的壓得貨也不少,畢竟那邊才是商賈大本營,東南沿海的富商可都在那呢。
  “唉,那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今日是麻煩馮兄了。”崔成秀無奈的起身。
  馮侍郎也是起身相送:“崔兄啊,雖然我平日裏也不太在乎這些,但如今的情況,依兄弟我來看,是有些問題的。南北直隸出現了這麽多貨物,已經把市場給撐了。”
  “眼下可不僅僅是戶部的貨賣不動,崔兄妳不妨直接去問問上面。”
  崔成秀點了點頭,離開戶部之後,沈吟片刻上了馬車:“去內閣。”
  壹路步行到了文淵閣,崔成秀攔住了壹個內閣參議:“元輔可在?”
  “是崔大人啊,元輔在呢。”參議笑著說道。
  “多謝。”崔成秀拱拱手,連忙向裏面走去。
  內閣二層,張好古正在自己的辦公桌前處理著事務,黃宗羲走了過來:“元輔,崔侍郎求見。”
  “哦,讓他上來吧。”
  隨著壹陣腳步聲傳來,崔成秀到了二層。
  看著正在處理事務的張好古,崔成秀心裏也壹下子就平靜下來,坐在壹旁的座椅上靜靜等著,心裏也不急了,開始思索言詞。
  看著正在整理思緒的崔成秀,黃宗羲給他倒了杯茶,引得崔成秀連忙道謝:“多謝太沖了。”
  “崔大人可是有要緊的事?”黃宗羲問道。
  崔成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不大不小的事。”
  黃宗羲沒再多問,而張好古處理完手頭上的這些事後,擡頭看向崔成秀:“呈秀啊,今日找我,是哪裏出什麽岔子了?”
  崔成秀連忙上前:“回元輔,如今的南北市場,有些問題。”
  說著,崔成秀將眼下順天府和應天府都貨物積壓,商人的貨物賣不動,市場過於飽和等情況壹壹說了。
  “哦?”
  張好古微微皺眉:“這個事,弄不好那些小商戶們,可是要傾家蕩產的啊。”
  對於市場飽和商品積壓這件事,大商戶有抗風險能力,可小商戶們要麽是手裏沒有余錢,要麽幹脆就是貸款買的貨物等著出,要麽是欠著上家的錢,他們的貨壹旦壓在手裏久了,那絕對是要賠本的。
  如今大明的工商業繁茂,可不僅僅是靠大商人,大資本,他們是巨艦可以劈風斬浪,但中小商戶也必不可少,光有大船沒有小船,這片海可馳騁不開。
  眼下大明的中小商戶可能出現問題,張好古不得不重視起來。
  “太沖啊,妳去請盧相和錢相來。”
  黃宗羲點點頭,去將盧象升和錢謙益請了過來。
  “盧相、錢相。”崔成秀看著眼前這兩位內閣閣老連忙起身。
  而盧象升和錢謙益看著崔成秀,也是意識到張好古把他們請來,事情是和商務衙門有關了。
  “盧相,錢相,這是崔侍郎匯報給我的壹些情況,妳們看壹看。”
  接過張好古給的材料,盧象升和錢謙益看著看著,眉頭開始皺起來,他們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可不是不通商務,不懂經濟不懂工商,他們是很難適應手頭的工作的。
  快速翻了翻材料,錢謙益看向盧象升:“盧相,這情況不對啊。”
  盧象升也是點了點頭:“戶部的貨雖多,但和南北的大小商戶比起來,卻差得遠了。如今大小商戶手裏的貨都給壓著,這南北直隸的市場運轉不動,問題就嚴重了。”
  張好古說道:“這正是我請兩位來的原因。”
  “盧相,戶部庫房裏的貨,能不能壓壹壓?”
  盧象升說道:“元輔啊,情況我也了解了,這戶部庫房裏的貨,妳也清楚,那不僅僅是戶部的貨,還有部分是新軍的,這眼瞅著就要到十壹月了,這十壹月十二月要是賣不動貨,新軍那邊可不好說。畢竟新軍三十五萬將士和蒙古那八萬民兵也要過年啊。”
  張好古說道:“這件事我清楚,之前周將軍和方將軍也與我說了,新軍要用這筆款子給將士們過年。”
  新軍加起來四十三萬人,這尋常就算了,這年關到了,元旦、正旦和元宵,將士們的夥食可不能差,朝廷也是要給將士發點紅包的,哪怕壹人發個四五兩,都是壹筆不小的款子。
  錢謙益說道:“盧相啊,妳看,之前尼德蘭人賠給朝廷三百萬兩銀子,這兩次從尼德蘭人手裏也帶回來大批金銀,戶部是不是先騰出些來,把新軍那邊的貨給吃下去?”
  盧象升嘆了口氣,都知道戶部有錢,戶部手裏金銀多,但金銀多也得轉換成寶鈔不是?而且這前前後後的金銀也有新軍的那壹份啊,戶部也不是全收的啊。
  但眼下這個情況,還真得戶部出手,盧象升也不是擔不起擔子的人,當即說道:“也罷,戶部先出壹筆款子把新軍的貨吃下去,讓將士們不至於沒錢過年。”
  “可是戶部手裏的貨能壓壹時,那些中小商戶手裏的貨可壓不住。”
  錢謙益看向張好古,這個時候,也就只能靠萬能的張相爺想想辦法了。
  張好古端著茶盞輕輕吹著熱氣:“戶部手裏的貨能壓得住,即便今年賣不出去,大不了明年賣到南洋去,還能賣到印度,總不至於是賣不動的。大商人那邊,也壓得住貨,如今主要問題是中小商戶,他們不能破產,而大明如今好不容易維持的繁茂市場,也不能說運轉不動就運轉不動了。”
  “這樣,大明銀行那邊,最近寬松壹些,特批壹筆給中小商戶的貸款,讓他們不至於短時間內運轉不開就破產。”
  “剩下的,我等去找陛下議壹議。”
  盧象升和錢謙益互視壹眼:“也好。”
  很快,張好古、盧象升、錢謙益和崔成秀就到了武英殿,將情況對朱由校又重復了壹遍。
  “市場運轉不動了?可是飽和了?如今我大明的工商業貨物,有這麽多?”
  朱由校都有點不敢相信,什麽時候大明的工商業這麽發達,以至於貨物多的都賣不動了?
  張好古說道:“回陛下,今年情況,實在是特殊了些,而大明的市場也不是飽和了,隨著海外的商道恢復,越來越多的國家與我大明開始貿易,大明的海外市場前景非常好,不愁賣不動貨。”
  朱由校點了點頭:“也就是說,眼下這只是個例。”
  “不僅僅是順天府,連應天府的市場都出現停滯,這倒是朕沒想到的。”
  “眼下這大明南北堆積了這麽多貨,師父妳是大明的元輔,妳有什麽看法?”
  張好古說道:“臣以為,如今貨物多,不代表賣不動,百姓手裏不是沒錢,只是還沒習慣消費這些。臣的意思,是聯合商人們,進行促銷。”
  “促銷?”朱由校看向張好古,這怎麽聽著,有點怪呢?
  張好古點點頭:“對,就是促銷。”
  緊接著,張好古就對朱由校陳述了壹番他的促銷理念,包括商品打折,限時半價,買多少贈什麽商品,買什麽貨搭什麽東西等等壹系列,讓朱由校都有些腦子發暈。
  “師父,這樣的東西,能行?那些商人願意半價銷售?”朱由校有些不信。
  商人逐利,出門沒撿到錢都算虧,妳讓他們打折,那不是要他們命嗎?
  錢謙益則是眼前壹亮:“陛下,這方法可行啊,將商人們聯合起來,然後定下規矩,大明報開始宣傳,鼓動百姓購買貨物,朝廷甚至可以給京師大小官吏發發福利,這可行啊。”
  張好古笑道:“錢相說的不錯,而且也不是說商人們不賺錢,只是賺的少了。賣東西,基本不會有虧得,無非是賺得多少的問題,可眼下商品積壓著賣不動,還不如打打折,促促銷,賣的便宜些,賺的少些,但貨買的多了,那不也是積少成多了麽。”
  朱由校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話倒是不錯,這種事若是可行,倒是可以長期辦下去,壹年辦這麽壹兩次,對大明的市場來說,也是壹件好事。”
  “師父覺得,什麽時候舉辦這個促銷,打折合適啊?”
  張好古想了想,笑著說道:“如今朝廷等得起,商戶們等不起,不如將日子定在十壹月,若是情況不錯,十二月也可以再舉辦壹次。”
  朱由校看向張好古:“十壹月,十二月,連著舉辦?”
  張好古點點頭,笑道:“對,十壹月幫扶中小商戶,讓他們不至於積壓貨物導致傾家蕩產,如果可行,十二月就幫壹幫那些大商人,也讓他們手裏不至於壓著太多貨物。”
  盧象升說道:“陛下,臣以為,元輔的法子值得壹試,失敗了大不了讓大明銀行多批壹些中小貸款給那些商戶,不至於讓他們破產,朝廷還是能挽救市場。可若是成功了,那對如今的大明商貿來說,就是壹件大好事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