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此壹時彼壹時
帶著農場下凡塵 by 夜天下
2023-9-10 23:08
朱果吃進肚子裏後,石仲魁也算意識到,到最後,空間農場裏對自己最有用的,其實是朱果。
至於升級到+6的仙桃,從吃壹個增加百年壽命變成千年壽命,對自己來說其實沒半點用處。
反正壹年結50個,百年還是千年,自己壹樣沒壽命上的擔憂。
石仲魁暗暗盤算,這之後,就把升級目標放在九品青蓮上的同時,也該多多升級朱果了。
等青蓮也無升級的可能之後,也該多種些其他仙果,試試培育出對自己有用的新果子。
不知不覺,石仲魁的修為壹路漲到大羅金仙頂峰,這才卡在是選擇斬三屍成道,晉升準聖,還是繼續走肉身之法上。
壹時間難以選擇的石仲魁,這才停下修煉,開始穩固修為和境界。
等徹底清醒過來時,沈默片刻,忽然意識到,自己其實不適合走斬屍之道。
雖說肉身成聖就連盤古都沒走成,但自己此時的處境有有些不同。
既然不管走那種道路,都沒法成聖。
那斬壹屍、還是斬二屍都沒意義。
想比那些老牌準聖厲害的話,還不如就走肉身之道。
而肉身修為的準聖,絕對會比依托至寶斬屍的準聖厲害點。
成不了聖,做個聖人之下第壹人,其實也不錯。
不過放著道祖在,石仲魁可不會壹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站起來拱手問道,“太師祖,弟子的修為以到大羅金仙頂峰,壹時間不知道是該斬屍,還是繼續走肉身之道,成就準聖修為。
還請太師祖示下。”
道祖還以為石仲魁是想討要壹兩件極品先天寶貝,幫他斬屍時,寄托善、惡、自我三屍。
卻不想這猢猻居然想繼續走肉身之道。
不過道祖是何人?
壹想就明白石仲魁的顧忌。
既然三屍之道也沒法成聖,石仲魁之前又壹直修煉八九玄功,是個人大概都會選擇繼續走熟悉、又更厲害的道路。
壹旦八九玄功修煉到第七層,成為準聖初期,那些個斬了二屍的準聖,若無至寶,還真就奈何不了他。
若是修煉到第八層,比肩斬去善、惡、自我的三屍準聖,石仲魁絕對是聖人之下戰力第壹人。
要知道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都只是斬去二屍,再借助立教獲得的功德,這才壹舉突破到聖人境界。
可見斬三屍之法,其實只適合鴻鈞道祖自己。
其他即便學了,也不是自己的道。
道祖想了想,很快想著再聖人不出的年代,培養個聖人之下第壹人的曾徒孫,對自己傳下的道通,也就是道門其實非常有利。
道祖當年對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相鬥,就極其不滿。
否則當年封神大戰時,道祖也不會把三人叫到自己跟前,讓三人吃下壹枚丹藥,明說若是違背他的話,就算是聖人也得身死道消。
可現實卻是三教相互之間打破了頭,最後通天教主連洪荒大地都給打破了。
好在道祖最後也沒怎麽樣,但心裏的不滿肯定是有了。
既然這樣,看到石仲魁有資格成就肉身準聖時,自然起了培養壹番的心思。
而且石仲魁有九品青蓮護身,等他成就準聖時,就連聖人都不壹定拿的住他。
不過困住和壓制,倒是不難。
有了這想法,道祖默默過了壹遍八九玄功的全部功法。
作為老子和元始天尊共同琢磨出來的護教玄功,威力確實不凡,否則也不會成就那麽大的名聲。
但在道祖看來,其實還是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
而且道祖和老子、元始天尊不同的是,作為創立斬三屍之道的創始人,成聖和合道之後,心裏並沒任何遺憾的地方。
從來就沒想過,要是自己也走肉身成聖的話,結果是不是會更好。
所以沒像老子和元始天尊壹樣,打算靠著八九玄功,去窺視肉身成聖之路的心思。
根本不用去猜測、琢磨八九玄功中,不可能修煉成的第九層功法。
改進時,自然就容易多了。
而八九玄功雖然有九層,但其實這玄功只能修煉到第八層。
甚至第八層都不壹定靠譜,畢竟老子和元始天尊走的是三屍之道。
還沒走完全。
自己都沒以肉身修煉成準聖的修為,光靠琢磨,真不壹定就準確。
只是壹炷香時間,道祖就傳下改良過的玄功第六、第七層的功法。
等石仲魁記住後,還把前五層功法也稍稍該進壹番,壹同傳授給了他。
而且讓石仲魁驚喜不已的是,道祖最後還說,等他琢磨好玄功第八層時,會招自己來紫霄宮傳授。
這下‘八九玄功’其實已經不能叫八九玄功了,但道祖不提這事,石仲魁也不會問。
這玄功再怎麽說,也是老子和元始天尊兩位聖人創下的,改名字就顯得不尊重他們兄弟倆了。
再則,這功法自己獨有,那就是三界之內獨壹份,傻子才四處囔囔。
拜謝道祖後,石仲魁正想著是不是趁機討要件好寶貝,卻不想眼睛再次壹黑,瞬間回到了雷音寺的寶庫裏。
惋惜幾秒,石仲魁心思壹動,看向打坐的佛老時,目光中就帶著期盼和激動情緒了。
都不用細細琢磨,道祖其實和老子、元始天尊、還有太上老君壹樣,最在乎的就是道門的道通。
那麽繼續找西方教的麻煩,就算討不到道祖的歡心,也能讓道祖時不時的關註自己?
至於之前想著和佛祖合作的事,其實也不沖突。
合作中帶著爭鬥,才是世間常態。
不過,此時繼續像以前壹樣,時不時的拖佛門後退,就顯得有些小打小鬧了。
既然妳想佛法東傳,自己雖阻止不了,卻不妨礙自己學老子壹樣,分化、曲解,甚至往傳入大唐境內的佛法中摻沙子。
佛法再好,總歸是需要人去修行。
而世間的西方教信徒,可不是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的佛祖、菩薩們。
這些信徒只要還存在於人世間,就免不了被皇權、世俗和道德影響。
而且現實世界中,佛法中其實早就融合了道家、儒家和其他學派的觀點,來適應天朝實情。
佛祖被石仲魁看的眼皮子都跳了跳,暗道不好,可睜開眼睛時,石仲魁早就換成了感激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