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二章 血書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撫軍,參將陳永福拜上!”河南巡撫吳甡展開面前的帛書,頓時滿篇黑紅色的字跡映入眼簾。
  “自正月初八,賊人數萬大軍來攻,鄭州城被圍的水泄不通、飛鳥南渡。”
  “我軍僅步卒兩千,每門守軍不過四百,賊人紅夷大炮六十門,壹時間彈如雨下,碟牌皆為齏粉,形勢危如累卵。”
  “末將率兒子陳德等,連番血戰,屢屢擊退賊人,殺傷無算。”
  “如今山窮水盡,民困兵乏,闔城百姓翹首以待、望眼欲穿,以待王師。”
  “還請撫軍即刻派大軍來援,末將陳永福泣血再拜!”
  “這個陳永福!”河南巡撫吳甡看著面前的血書,壹時間竟不知道如何評價。
  如今“賊強官弱”,若是他真個帶領士卒前去,能不能解圍不好說。
  但是若稍有閃失,恐怕開封城不保。
  可是如今陳永福帶領軍民在鄭州抵擋“順賊”,若是多次求援不至,自個不但失了道義。
  而且日後再想調遣麾下這些將領,恐怕到時候個個都要推三阻四、陽奉陰違,這可如何是好?
  “撫軍,猛如虎到了。他麾下的壹營人馬也已經依令駐紮在城外。”正在吳甡沈吟不定之時,剛巧有士卒前來匯報道。
  “著他進來。”吳甡聞言壹楞,不由連忙下令道。
  若是猛如虎到來,這事情就好辦了許多。
  不多時,只見壹位身材壯碩的將領大踏步走了進來。
  這人身材倒不甚高,只是生的虎背熊腰,肥頭大腦,乍壹看好似壹只欲擇人而噬的猛虎壹般,讓人忍不住打壹個寒顫。
  “屬下猛如虎拜見撫軍!”明末文貴武賤,那將領見了吳甡,頓時猛虎變家貓,連忙咧開嘴,溫順的上前叩拜道。
  “好,壹路辛苦了!”吳甡安慰了壹句,這才問道,“這壹次妳帶了多少人馬來?是否堪戰?”
  猛如虎沒有想到新任巡撫如此急迫,皺了皺眉頭道:“屬下共有三千二百壹十五員名,個個都是應有善戰的好男兒,隨時聽候撫軍調遣!”
  這猛如虎和虎大威壹樣,在山西之時同樣受到過吳甡的恩惠。
  當初,吳甡任山西巡撫之時,曾舉薦其擔任副總兵壹職,是以有些恩情。
  故而那猛如虎也投桃報李,這壹次把家底交代明白,全力以赴的支持吳甡。
  “好!”河南巡撫吳甡沈吟了半晌,看了看猛如虎,又看了看虎大威等將。
  他沈吟了半晌,這才問道:“如今賊萬人,我亦萬人,足相抵也。不知諸位以為,可否解鄭州之圍?”
  祖寬麾下騎兵壹千五,左良玉手底下有兩千昌平兵,猛如虎和虎大威各有壹營精兵,總計近萬人,似乎也有了抵抗義軍的本錢。
  左良玉壹看這猛如虎、虎大威都是新任巡撫舊部,自己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哪敢逆了吳甡的意圖?
  他不由率先道:“某壹介武夫,懂得什麽兵法?撫軍但有命令,無敢不從!”
  “好!”吳甡壹見左良玉也服了,這才笑道。
  “‘順賊’雖然猖狂,也須沒有三頭六臂,諸位又有何懼哉?”
  “如今鄭州雖然被賊圍困十重,飛鳥不渡,本撫守土有責,豈能棄置將士、國土,坐觀其落入賊人之手?”
  “明日,虎大威坐守開封,再分兩千兵與猛如虎,不足之處暫且征調丁壯補之!”
  “余者和我東出開封,誓師破賊!”
  “是,末將領命!”左良玉、虎大威和猛如虎等人聞言齊聲應了。
  吳甡見眾人似乎士氣不高,又打氣道:“放心,今晚我亦血書兩封。”
  “壹封奉至中樞,壹封遣至鳳陽,請求援兵相助。”
  “此戰不求大功,只求無過。只要不讓賊人得手,不日朝廷大軍便至,保管他有來無回!”
  三將聞言,這才士氣稍振。
  是夜,新任河南巡撫吳甡忙令親信殺壹羊,取其血而書曰:
  今日“順賊”出汜水,大舉犯我疆土,如今鄭州城岌岌可危。
  不救,則開封府門戶大開;救,則以弱擊強,難免有覆軍之虞。
  吾意已決,欲親率河南主力與賊人壹決生死,至死方休。
  吾生無憾矣,未所慮者開封城大不足守。
  若我兵敗身亡,辜負聖恩不提,還殃及宗室,實在是罪大惡極。
  臣(吾)請朝廷(漕運總督)發大兵救援開封,如此庶幾無憾矣!
  開封府至鳳陽府八百裏,只用了三天便送到了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之手。
  那朱大典打開書信壹看,頓時壹句直娘賊差點罵了出來。
  也難怪朱大典暴跳如雷,原來他是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又不是什麽勞什子河南督師,犯得著摻和河南的戰事嗎?
  上壹次河南大戰,河南巡撫傅宗龍戰死,他漕運總督朱大典也因為戰敗跟著吃了不少掛落。
  好容易穩住河南形勢,把這鍋推給了新任河南巡撫吳甡,結果沒想到這倒黴事兒如今又來了。
  什麽玩意兒,妳自己要死就死,幹嘛還有扯著老子?
  吳甡這信寫的很有水平,就差直說:反正我要戰死了,妳們趕快來救壹救朝廷宗室吧!
  本來那河南不是漕運總督朱大典的轄區,周藩要死要活和他也沒什麽關系。
  但是,有了這封求援信以後,若是河南巡撫吳甡真個戰死,周藩為“賊人”所戮。誰敢保紫禁城的那位能夠饒得了他?
  朱大典無奈,只好召集鳳泗總兵楊禦潘、江北副將牟文綬、新任參將張士儀和麾下標營萬余人西進,援助開封,獨留漕運總兵劉澤清保護漕運、援剿總兵官劉良佐守禦鳳陽。
  且不說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如何整頓兵馬出征,且說那河南巡撫吳甡的“血書”又過了兩三日送抵朝廷,頓時又引起了悍然大波。
  彼時朝堂諸臣分為兩派,分別攻訐左柱國朱燮元和兵部尚書楊嗣昌不已,鬧得朱由檢腦袋都大了。
  只是吳甡這“血書”壹上,頓時很多人都明白了壹件事兒:
  這事兒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恐怕大家只能去新朝裏繼續未完的“戰爭”。
  只是事已至此,那左柱國朱燮元哪肯退讓?
  若是繼續讓楊嗣昌待在中樞,自己督師地方,壹旦被他使個絆子,那豈不是全完了?
  那朱由檢未必明白其中的門道,但是經過這七八日的爭吵,同樣也意識到如果再這樣下去,只怕壹切皆休。
  於是,他這才乾坤獨斷道:“著左柱國朱燮元督師宣府、大同、山西及保定軍務,全權處置山西方向之賊。”
  “著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河南、鳳泗、登萊等處兵馬,全權負責河南方向之賊,不得有誤,欽此!”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