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五十三章 死間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話說那傅青竹遊說渭南南氏不成,又輾轉他處,到處遊說,皆無功而返。
  不由卻無意中打聽到“另外壹路人馬”的蹤跡,雙方遂合兵壹處,匯於高陵。
  “文伯,子堅,居實!”那傅青竹眼見壹群衣著各色短褐打扮的舊友,不由喊了壹聲。
  “青竹!”眾人壹見傅青竹,也不由紛紛激動的應道。
  這“文伯”喚作薛宗周,“子堅”喚作王如金,而“居實”喚作白孕彩,皆系山西提學袁繼鹹在三立書院的門生。
  除了這三人以外,還有盧傳第、王予珪、周培詵、曹良直、李凱、劉美、胡來貢、樊嶷、荊光國、韓莊、崔嗣達等壹幹人等近百余人。
  當初傅青竹和這些人“兵分兩路”,前者專壹遊說“闖賊”李自成,而後者則分散義軍各處州縣,遊說豪傑士紳。
  四人稍做客套,薛宗周率先開口道:“不知青竹何以至此,莫非‘闖賊’已反乎?”
  “此事……此事尚無定論,不過以吾度之,當有七八分把握!”傅青竹猶豫了壹下,不由應道。
  “七八分把握?”王如金也不由皺了皺眉頭。
  傅青竹知這兩人頗有不滿之意,不由苦笑道:“當時我已經說得‘闖賊’心動,他便派遣軍師顧君恩前去遊說降將左光先。”
  “那左光先先前數度和‘順賊’為敵,堅韌不拔,不得已方降,我本道他是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忠義之人。”
  “不曾想這廝甘為‘賊子’忠犬,當場擊殺了顧君恩,又率大軍圍了‘闖賊’營地。”
  “彼時‘闖賊’無備,不敢直纓其鋒,虛與委蛇。”
  “我擔心此事不了了之,遂挺身而出,自曝其情。彼時又有降將盧賊,壹時間不能決斷,便將我囚禁起來,準備再作計較。”
  “賊人只道我是文弱書生,不曾防備。當晚,我便偷偷擊殺了守衛,趁夜逃將出來……”
  “糊塗,妳真是糊塗!”傅青竹話音未落,不曾想那薛宗周卻是痛心疾首起來。
  “欲成大事,豈可惜身哉?向若當時青竹死節,那賊人必上下相疑,豈有回旋余地耶?”
  “額?謹受教!”薛宗周這番說辭看似強詞奪理,其實也算是壹個“邪招”。
  傅青竹仔細思量了壹番,其實當初自個真個自殺而死,說不定這事兒也就成了。
  “其實這事兒也不怪妳,這招數也是我這幾日剛剛悟出來的法子!”不過,那薛宗周也並非康有為,倒也沒有“請自嗣同始”的心思。
  他見傅青竹面帶愧色,不由無奈的解釋道:“其實這些日子,大家夥都沒有取得什麽進展。”
  “我等所說之人,不是模棱兩可,便是想把我們扭送見‘賊’。偶爾有壹兩個忠烈之士,暴起發難,卻也難堪大任。”
  “於是,我便思量著既然如此,我何不自投羅網,將彼輩‘全盤托出’,也不枉來世上走這麽壹遭!”
  “好,此計甚好!”傅青竹聞言不由撫掌道。
  “既然吾在榆林已經茍且偷生,不如這壹次就讓某走在前頭吧!”
  “青竹,妳這叫什麽話?”薛宗周聞言不由冷笑道,“此事由某提議,自然由某壹力承當。”
  “若是假手他人,吾又有何面目見古聖先賢哉?”
  薛宗周壹言既出,傅青竹、王如金和白孕彩三人不由肅然起敬,爭相赴死。
  不意薛宗周爭的煩了,大手壹揮道:“如今大敵當前,國家社稷有傾覆之危,豈可就小義而忘大義耶?”
  “以吾觀之,關中富庶,士紳豪傑不樂死國。獨延綏之地,連年大旱,民不聊生。”
  “先由韃虜脅於外,後有‘闖賊’‘獻賊’之流起於內,民風剽悍,重義輕死。幾位不若前往說之,效法‘闖獻’,庶幾可成大事矣!”
  傅青竹聽了,心中愈發佩服,不由上前壹步道:“君之才更勝我十倍,當活以就大業。”
  “小子愚鈍,朽木不可雕也,徒活世間,無益於國。今願就死以成大業,還請文伯勿相爭也。”
  薛宗周聞言上下打量了傅青竹壹番,不由搖了搖頭道:“先生委我以關中,委青竹以榆林。”
  “今榆林之事庶幾可成,而關中之事毫無眉目。薛某身為先生弟子,又有何面目返回太原業?”
  這薛宗周舌燦如花,壹頓勸說下來,好容易說服了眾人。
  傅青竹、王如金和白孕彩無奈,只得召集其他生員,壹起飲了壯行酒,為其送行。
  那薛宗周辭別了眾人,便渡過了渭河,壹路向西安城趕去。
  其實要想當“死間”,也不是那麽容易,其中尺度最難把握。
  若是被人捉了,壹頓苦打之下,勉強供出“同夥”,自然是稱心如意。
  但是,若是遇到憨批,直接壹刀把自個剁了,拿去領賞,那自然是平白無故丟了身家性命,死的沒有壹點價值。
  薛宗周思前想後,心道:“這‘順賊’,如此得士紳豪傑之心,斷然少不了叛徒配合。”
  “關中書院久負盛名,乃陜西第壹書院是也,想必沒有那‘關中夫子’相助,‘順賊’斷然不會如此順利。”
  想到此處,薛宗周便書拜帖壹封,帶著前往關西書院去了。
  當薛宗周到達關西書院的時候,那祝萬齡正在高臺之上,高談闊論,其下生徒滿座,熙熙攘攘。
  薛宗周聽了片刻,不由突然放聲大哭起來。
  他這壹哭不要緊,果然打斷了關西夫子祝萬齡講學。
  那祝萬齡心中不快,不由喝道:“哪裏來的妄人,竟敢來此撒野,且給我轟出去,以正風氣!”
  隨即三五個關西大漢來到跟前,就要揪薛宗周出去。
  那薛宗周不懼反喜,竟又放聲大笑起來。
  “妳這廝怎地,莫不是得了失心瘋,怎生又哭又笑起來?”那祝萬齡不曾開口,其他人倒忍不住問了起來。
  “我哭的是:不惟天子蒙塵,抑且生民塗炭。”薛宗周不由高聲叫道,“我笑的是: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這廝好膽!”眾人聞言壹楞,不由紛紛扭過頭來,去看那關西夫子祝萬齡。
  原來薛宗周前面那句,卻是出自元曲《幽閨記》,描寫金國為避蒙古鋒芒,遷都開封以後的唱詞。
  後面那句是當代名人馮夢龍《古今譚概》中用來嘲諷儒家古聖先賢的名句。
  這兩句話看似無心,實則有的放矢。
  是薛宗周專門用來嘲諷關西夫子祝萬齡坐視“順賊”猖獗不理,反而打著孔夫子的名號在這裏招搖撞騙之詞。
  祝萬齡聞言不由暗暗罵了壹句,他見這廝又哭又笑,就道不是好事,故而閉口不言,不曾想好事者扔將自個牽扯了進去。
  他不由笑道:“妳這廝果然是個妄人。我且問妳,食君之祿者,當為君分憂,那麽食百姓膏脂者,又當為誰分憂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