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家”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話說大明左督師朱燮元、宣大總督張鳳翼及大同巡撫葉廷桂壹幹人等既定下“借虜平寇”之策,早書信壹封,遣使者往宣府方向去了。
  原來這朱燮元、張鳳翼和葉廷桂等人都是人精,如今和義軍交戰多時。“順賊”僅憑手中人馬便和官兵打的有來有回。
  但等李自成部援軍壹到,到時候莫說“剿賊”,恐怕不被“賊剿”便是萬幸。
  故而三人不約而同,準備引入第三方力量,徹底將水攪渾了才便於從中火中取栗。
  當然具體這兵究竟怎麽借,借來之後對方會不會鴆占鵲巢?
  這壹番計較三人計議已定,自覺壹切都在掌握之內,姑且放下不提。
  且說義軍連據明軍七八條縱向壕溝之後,便被明軍營壘和營壘外面的壕溝阻擋了前進的腳步。
  由於明軍先前吃過義軍萬斤紅夷大炮的虧,故而這壹次營壘修建的頗為厚實,義軍壹時間無法攻破。
  如此,雙方激戰至天黑,猶自不分勝負。
  不意義軍又調換人手,挑燈夜戰。
  那朱燮元年逾七旬,精力不濟,壹連折騰了深夜,實在挺不住了,只好將戰事全權托付給宣大總督張鳳翼。
  這張鳳翼也是老於兵事之人,接手以後布置的密不透風,義軍猛攻數次,皆被擊退。
  眼見東方發白,天色將亮,張鳳翼也不由暗松了壹口氣。
  哪知這時,大同巡撫葉廷桂突然急急忙忙闖了進來,劈頭就道:“督師何在?”
  張鳳翼聞言壹楞,不由怪道:“妳又不是不知,那督師年邁體衰,精力不濟,故而先去歇息去了,妳如何又過來尋他?”
  “大事不妙,還是趕快叫人將他快快喊醒!”葉廷桂聞言不由捶胸頓足道,“方才得士卒來報,太原城突然起火,想必是出了什麽亂子!”
  “什麽!”張鳳翼聞言不由大駭,不敢置信道,“怎麽……怎麽可能,明明咱們已經廣布斥候,賊人怎麽會出現在太原城外?”
  原來就在雙方激戰當晚,原山西總兵王忠早率領壹營人馬乘坐小船,借助夜幕的掩護逆汾河而上,直抵太原城北。
  是時,朱燮元率領明軍主力在前線和義軍鏖戰,又擔心總監高起潛掣肘,便借口太原城防空虛,打發他回來守城。
  那高起潛倒也盡心盡責,便派遣麾下禦馬太監李國輔、許進忠、孫惟武、劉元斌四人分守東南西北,以防有變,而駐守太原城北面城墻的正是禦馬太監孫惟武。
  太原城北有東西兩門,分別喚作“小北門”和“大北門”。
  而這“大北門”和“小北門”門口,正好對著“永寧”和“永安”二堡。
  這二堡在明代合成“安寧二堡”,城周壹裏,裏面設有火銃、火炮等器械。
  凡是不能先拔除此二堡,而準備從北門進攻太原城者,定然會遭到駐紮在這兩座堡壘的明軍士卒的背擊。
  故而駐守北門城墻的太監孫惟武分遣士卒守禦“大北門”、“小北門”及永安二堡,自以為固若金湯。
  哪裏想得到張順竟然單獨派遣降將王忠來攻,人銜枚、馬勒口,不著燈火,單憑月光壹路潛行至太原城北。
  “將軍,若取大小二門,必先取永安二堡。而若要取永安二堡,必然驚動大小二門守衛,為之奈何?”眾人剛剛偷偷上了岸,早有參謀不安的問道。
  “大小二門,永安二堡,其制雖然巧妙,奈何仍有不足之處!”不意王忠卻冷笑道。
  “永安二堡,每夜分上下兩班;而大小北門每每要錯開半個時辰,以免為人所趁。”
  “太原士卒懶惰成性,常違其制。故而每到換班時分,後班不至,前班已退,各自為政,毫無警惕之心。”
  “我等但藏匿片刻,待到子時,壹切自見分曉。”
  眾人聽了王忠之言,便潛伏在河邊,等到子時這才派遣斥候前去查看。
  果然見永寧二堡城上雖然燈火依舊,卻已經空空如也,無有壹人,王忠等人這才帶人摸向城門口處。
  從汾河岸向東,先路過大北門,然後才是小北門。
  這王忠雖然天資不過中人,好歹擔任山西總兵已久,對太原城的布防和格局最是明白不過。
  他不由下令道:“待會兒聽得炮響,王義妳便帶領人馬猛攻小北門。”
  “進來小北門不遠便是關帝廟,而在關帝廟以東便是火藥庫。”
  “只要殺入城中,妳什麽都別管,只管占領火藥庫,若是事不可為,寧可燒了,也不能留給朱燮元!”
  那王義乃是王忠族人,曉得其中厲害,不由點了點頭道:“族兄放心,此事若成,我王家仍是榆林名門,我自曉得其中關竅,族兄只管放心攻打衙門便是。”
  雙方計議已定,遂各帥壹司人馬攜帶火炮向大小北門摸去,剩余三司人馬則躲在城外,相機而動。
  果然,不多時城門守卒亦到換班時間,紛紛收了兵仗器械,離了城門,而接班守卒半晌卻不曾到。
  “可以了!”王忠盤算了壹下,心知這太原城門幹系甚大,守卒用心之處定然超過永寧二堡,不多時接班守卒定然趕到。
  所以他估摸著前班人馬遠離了,便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是!”眾人得了命令,連忙二三十人死命拖拽出來壹物。
  不是別個,正是壹門義軍常用的飛彪銃。
  這飛彪銃裏早裝填了幾十斤黑火藥,又塞了壹枚重達五十斤的石彈。
  待到炮手調整了炮口角度,斜指著太原大北門門閂所在處,然後點燃了引線。
  隨即,壹聲巨響響起,太原大北門城門當即被轟出壹個碩大的洞來。
  “門閂壹斷,快快隨我入城!”王忠顧不得硝煙彌漫,連忙上前仔細壹看,只見大北門門閂已經斷作兩截。
  眾人得了命令,連忙使勁壹推,隨著壹陣沈悶的“吱呀”聲響起,太原城頓時城門大開。
  “敵襲,敵襲!”而就在此時,如此巨大的動靜如何瞞的足人?
  有剛剛趕到準備換班的三五個士卒,頓時發現了義軍的存在。
  “殺!”王忠見狀大喝壹聲,壹邊命令士卒拖著沈重的飛彪銃向甕城內趕去,壹邊彎弓搭箭,壹箭向城上射去。
  只聽見壹聲慘叫,那士卒應聲而倒。
  其他士卒頓時學有學樣,有射箭的,有放銃的,又射翻了兩人。
  剩下兩三人肝膽俱裂,不由棄了刀槍轉身就逃。
  說時遲,那時快。
  大北門這裏還未完全洞開,不遠處又響起了壹聲沈悶的炮聲,卻是王義帶領士卒用飛彪銃炸開了小北門的城門。
  原來這用飛彪銃炸門之法,正是張順想出來的主意。
  這個時代黑火藥威力有限,若是做成炸藥包、火藥桶,根本無法對城門造成損壞。
  故而若想破壞城門,只能往加大劑量和約束火藥兩個方向想辦法。
  若是約束火藥,義軍手中器物又有哪個比飛彪銃來的合適?
  所以義軍這壹次偷城,特意帶來兩門沈重的飛彪銃,就是專門用來近距離破壞城門之用。
  這時候飛彪銃便不是飛彪銃了,而是壹門定向爆破器。
  不多時,只聽見又壹聲巨響,就連太原城最後壹道甕城的城門也被義軍轟開了。
  固若金湯的“龍城”太原,早已經門戶大開!
  可憐朱燮元、張鳳翼和葉廷桂壹幹人等在前線苦戰,卻不知自個要被義軍“偷家”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