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91章 飲鴆止渴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文種這是要撂挑子不幹了!
  壹個人出任吳魏兩國的官職,還都是身居高位,現在兩國之間發生沖突,被夾在中間的文種,的確裏外不是人了。
  由是如此,文種幹脆就卸下了魏相的差事,以吳國左丞相的身份,來跟魏國的君臣談判!
  反正,打從心裏,文種從始至終都把自己當做了慶忌的臣子,吳國的臣子。
  “萬萬不可!”
  見到文種要卸任的魏君侈,忙不叠的掙紮著要起身,大聲疾呼道:“相邦,何故舍寡人而去?舍魏國而去?”
  “魏駒,還不快點向相邦賠禮道歉?”
  “祖父。”
  “道歉!”
  被魏君侈呵斥了壹聲後,魏駒這才皺著眉頭,不情不願的向對面都文種躬身行禮,低著頭道:“適才是駒失禮,壹時沖動,不該對相邦惡語相向,還請相邦見諒,切勿放在心上。”
  “無妨。”
  看見魏君侈與魏駒這祖孫兩人已經被自己拿捏住了,文種這才收起了相印,並將進賢冠重新戴回頭上。
  這魏相的差事,文種的心裏是不想幹的。
  不過,慶忌並沒有授意他卸任,文種豈敢擅專?
  誠然,文種在出任魏相期間,壹心為吳國謀利,幹出了許多不利於魏國的事情。
  譬如壹些城邑的圖籍戶冊,以及要塞的駐防人員狀況等情報,都被文種傳回了鹹陽,讓吳國的君臣獲悉……
  饒是如此,這個時候魏君侈又豈敢對文種不利?
  若沒有文種這個中間人,魏國恐怕會損失更大。
  也不便於再吳王慶忌面前說上話!
  “相邦,我魏國割讓河東二十壹座城邑,以及賠償吳國三萬鎰黃金的條件,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魏君侈舍下了壹張老臉問道。
  要知道,之前的魏國,就已經被吳國奪取了河西之地,要是再失去河東的二十壹座城邑,魏國的國土面積就大面積縮水了。
  連東邊的宋、魯、衛三國都不如!
  而且,河東之地,那是魏國的膏腴之地,精華所在之地。
  早在老牌霸主晉國的時候,河東之地,就是晉國的重資之地,很是繁華,不僅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商業還不是壹般的繁榮。
  這若是被吳國盡數奪去了,魏國只怕會淪為天下諸侯中的末流……
  三萬鎰黃金的賠償款項,更是不必多說。
  壹鎰等於二十四兩,三萬鎰就是七十二萬兩!
  魏國是三晉當中最富庶的壹個國家,但,壹年的國庫收入,折合粟米、布匹、玉帛等物,也不過三千鎰。
  也就是說,魏國的公族、官吏、將士,要不吃不喝十年,才能還清這筆賠償款……
  這如何使得?
  而且,魏國割讓河東二十壹座城邑之後,勢必會減少壹半以上的賦稅來源,所有魏人,只能為吳國無償“打工”。
  吳國在戰爭中的損失,有那麽大嗎?
  必然是沒有的。
  就算是有,也不應該讓魏國獨自承擔!
  而慶忌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其實,慶忌向魏國索要的賠償款,只是價值二萬鎰黃金的東西(硬通貨),徹底搞殘魏國,使魏國再也無法恢復元氣而已。
  慶忌的底線是這樣,而文種之所以獅子大開口,向魏君侈索要三萬鎰黃金的賠償款,只是想漫天要價,落地要錢。
  作為占據絕對優勢的戰勝者,吳國還怕拿捏不了魏國嗎?
  “國君,魏國割讓河東二十壹座城邑,絕無再議之余地。”
  文種以壹種毋庸置疑的口吻,說道:“至於賠償款,還可以再談談。”
  “不可。”
  魏君侈壹陣劇烈的咳嗽後,又捂著自己的心口,壹臉絞痛的神色,道:“魏國割讓河東二十壹座城邑,實在太多。”
  “我魏國最多能割讓八座城邑,等價值五千鎰黃金的東西。”
  聞言,文種淡淡的站了起身,朝著病榻之上的魏君侈行了壹禮,道:“國君,那便沒得談了。”
  “實不相瞞,大王更願意看見這種結果。”
  “吳國數十萬大軍,陳於韓魏兩國之邊境,伊、洛壹帶,只待談判破裂,大王立刻就將揮師東進北上,伐滅韓魏!”
  “屆時,魏國說亡,也便亡了。宗廟社稷傾覆,身家性命不保,國君妳還留著黃金玉帛之物,城邑土地之余,有何用?”
  “吳國,不憑口舌,唯仗吳戈!”
  “……”
  魏君侈沈默了。
  魏國的基業眼看著都保不住了,他現在的堅持,又有何用?
  只為爭壹口氣嗎?
  “文種!妳怎敢在此危言聳聽?”
  魏駒怒不可遏的指著文種,大聲道:“吳國強勢,難道我魏國便是好欺負的嗎?”
  “伊闕之戰,我魏國固然精銳盡喪,國內卻還有可戰之兵,仍有青壯、健婦,甚至壹般的老弱婦孺,都願意為國而戰!”
  “我魏國上上下下,眾誌成城,壹心抗擊暴吳侵害!”
  “可謂是將壹寸山河壹寸血,近二百萬的魏人,吳軍可斬盡殺絕嗎?”
  魏駒的這番話,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騙騙自己了。
  魏國有人口差不多二百萬,臨時征召的話,說不定還能拉起來壹支三四十萬人的隊伍。
  但,用處不大。
  只能是螳臂當車,自找死路。
  而且,吳軍根本不可能給魏國這種反應的時間。
  文種想了壹下,淡淡的道:“太孫,我不願跟妳逞口舌之利。”
  “這幾年來,不,是魏國自立國以來,對外戰事中,除了聯合韓趙兩國滅鄭之成就,與吳數戰,皆敗,甚至還丟了河西之地,連國都安邑都被攻破,國君與卿大夫倉皇出逃。”
  “損兵折將之甚,以至於喪失的城邑土地,豈不有錐心之痛?”
  頓了壹下,文種又道:“喪師失地,還只是錐心之痛。連宗廟社稷都保不住,國君與太孫日後在九泉之下,如何還有面目,再見魏氏的列祖列宗?”
  “哼。”
  魏駒冷哼壹聲道:“文種,我聽妳在信口雌黃!”
  “失了河東之地,魏國賦稅減半之後,還要向吳國賠償三萬鎰黃金,那無異於飲鴆止渴。”
  “日後吳國滅魏,豈非是易如反掌?”
  魏駒不是傻瓜,這種淺顯的道理,如何不懂?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