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

刀壹耕

都市生活

  李謙重生了。   另外壹個時空的1995年。   在這裏,他當然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二章 羊城電影節

完美人生 by 刀壹耕

2018-6-19 21:17

  “教主妳好,最近有媒體報道,說您準備拍攝《七仙女與董永》,請問是真的嗎?是準備繼續把古典神話拍下去嗎?”
  “沒有的事!”
  “教主教主,《新白娘子傳奇》在東南亞各地熱播,請問您對此有何感想?”
  “這很好。”
  “謙少您好,《超級女聲》初選即將開始,能說說您為什麽想要跟電視臺聯手辦這樣壹個綜藝節目嗎?據說您將會為決賽前十的選手寫歌,是真的嗎?”
  “是。”
  “謙少,有媒體報道,說《超級女聲》尚未開播,但其實比賽的前幾名早已內定好了,您辦這個節目主要是為了捧紅自己公司的新人,對此您有何回應?”
  “妳告訴我是誰,哪家媒體,我去告他!”
  “謙少,有記者拍到您上周四和周嫫小姐壹起出現在醫院,請問是嫫嫫懷孕了嗎?妳們準備什麽時候結婚?嫫嫫和廖遼誰是大房?”
  “妳說的是去年的上周四嗎?嫫嫫最近都在拍MV,我都見不著她!妳們再看見她,讓她給我回電話,說我快被記者的話筒戳死了,快來救我!”
  “謙少,我們都知道您馬上要發新專輯了,請問四大美人樂隊是已經解散了嗎?不然您為什麽會以自己的名義發專輯了呢?另外,對新專輯的成績,有怎樣的期待?”
  “樂隊沒解散,但是大家都沒空,就我自己有空兒,我就自己做專輯唄。至於成績嘛,大家覺得好聽就好。”
  “去年唱片市場銷量開始下滑,大家都說您這張專輯是救市之作,請問您對此作何評價?您認為《愛的初體驗》這張專輯是救市之作嗎?”
  “去年的廖遼和玫瑰力量,今年的何潤卿,都賣的很好,我沒覺得市場需要救!也沒那麽大本事。”
  “能具體說說《愛的初體驗》這張專輯嗎?它會是壹種什麽風格?搖滾為主嗎?”
  “馬上就上市了,妳們可以自己去聽。”
  “教主……”
  “謙少……”
  ……
  4月19日,廣州府郊外、珠江河畔。
  羊城國際電影節正在這裏舉辦,而今天,是《在路上》的首映。
  有李謙的面子,也有金漢的面子,來的捧場嘉賓不少,只不過李謙此前跟電影圈接觸有限,金漢自身的咖位也還不夠高,所以來的嘉賓們,都不是特別的高端,根本就鎮不住場子,李謙壹來,頓時所有記者的註意力都被頃刻間拉走了。
  應付記者足足應付了十幾分鐘,李謙才無比生硬的把記者們的註意力拉回到《在路上》這部電影本身上來。
  無奈金漢實在不是什麽大導演,話題性有限,《在路上》這部電影,看前期宣傳,大家也都知道就是講兩個高三學生談戀愛探索人生的故事,於是就被這幫見多識廣的記者熟練地歸類為小清新類的文藝電影了。
  李謙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就堅決不肯說話了,只是壹個勁兒的把話題往導演和演員那裏引,讓這幫記者頓覺無趣。於是大家拿幾個無比簡單的問題壹問,也就算是交代了公事,待會兒看完了電影紅包壹拿,套路完成。
  如果不出預料,看在紅包的份上,這部電影將有可能會在今天的晚報和明天的報紙上占據豆腐塊那麽大壹點篇幅的通訊。
  幸好的是,男女主角都夠漂亮,能湊壹張圖上去。
  而占據重要版面的,是教主李謙出現在了羊城電影節上!
  重點壹:教主跟《在路上》的女主角叫什麽露的那個女演員,有過幾次附耳低語,看樣子挺熟的!這是個可以促進銷量的好緋聞!
  重點二:那個女演員真的挺漂亮,而且兩個人似乎有眼神互動,真應該是挺熟的——可以讓留在順天府的同事去分別采訪壹下廖遼和周嫫了!
  ……
  “哦,卡木昂,謙,妳還是那麽帥氣,而我更胖了!”大胖子約翰·戴斯壹把抱住李謙,用力地來了個熊抱。
  這廝是二十世紀福克斯制片公司的高級制片人,《泰坦尼克號》上署名第二位的制片人就是他,彼此打過不少交道,自然熟悉。這次他應邀來參加羊城電影節,《在路上》要辦首映,李謙就順勢把他請了過來。
  當然,別看他也是上臺拿過奧斯卡小金人的了,但對於國內媒體而言,他可沒有他身後的那位大明星有新聞價值。
  “謙,這是我們的朋友,瑪格麗·提利爾,我制片的新電影《女巫瑪格麗》的女主角!”
  “妳好,提利爾小姐,我看過妳的《初戀壹百天》,特別喜歡!”
  “請叫我瑪格麗,謝謝,妳的情人LIAO,是我現在最喜歡的歌手之壹!哦,對了,我還聽過妳為她制作的此前的幾張華語專輯,棒極了!”
  “謝謝!過獎了!真沒想到,妳還能喜歡聽華語歌曲!”
  “哦,不要小瞧我,我是個音樂發燒友!我還收藏了妳的兩張搖滾專輯!”說到這裏,瑪格麗居然似模似樣地開始唱:“我曾經問個不休……”
  雖然咬字吐詞異常之別扭,不過就這壹唱,至少證明了她是真的聽過的。
  李謙笑著搖頭表示感慨和感謝的時候,約翰·戴斯眼前突然壹亮,見縫插針地道:“或許我們可以邀請謙為我們的《女巫瑪格麗》寫壹首插曲,由瑪格麗妳來唱,怎麽樣?”
  瑪格麗·提利爾順坡就上,“哦,這個主意太棒了,不過我覺得應該邀請LIAO來唱,那能為我們增加壹百萬票房!”
  壹通神聊之後,李謙受不了兩人的夾攻,只好同意回頭會為電影《女巫瑪格麗》寫壹首插曲。
  不過聊到後來,約翰·戴斯眼睛裏閃著精光,提議道:“謙,我知道妳不但是壹個偉大的音樂家,同時還是壹個好導演和壹位好演員,以後有機會,我希望妳可以到我制片的電影裏來客串壹個角色,怎麽樣?”
  李謙笑著搖頭,“請不要侮辱‘好演員’這個詞!我的演技很爛!”
  這個中國式的笑話,讓約翰·戴斯反應了壹下,比瑪格麗·提利爾晚了半秒鐘才哈哈大笑起來。
  本就是順口的壹個邀請,對方顯然也沒當回事,說笑幾句,那邊電影快開場了,兩個人就相伴去入座,準備欣賞又壹場中國電影。
  ……
  金漢有些異常的興奮。
  請的嘉賓是壹個,瑪格麗·提利爾這位近幾年在好萊塢開始崛起的美國明星居然意外到來給捧場,也是壹個,最關鍵的是,票居然賣光了!
  是的,這裏除了部分贈票之外,大多數座位,還是采用對外售票的方式的。
  羊城國際電影節初創於1992年,是國內首個國際A級電影節,雖然創立時間不長,影響力、咖位,都跟歐洲三大電影節不好比,但近些年,隨著國內的市場越來越大,羊城電影節引來的國際關註自然也就越來越多,到現在,已經不單單只是國內的媒體把羊城電影節和日本東京電影節、韓國釜山電影節並稱為亞洲三大電影節了,就連歐洲、美國的媒體們,也都這樣認為。
  而電影節嘛,最主要的就是搭建壹個平臺,讓業界同行相互交流,讓觀眾們可以大飽眼福——每壹場播放,當然都是要賣票的!
  等到電影正式開場,金漢主動湊過來,小聲跟李謙說:“滿座了!”話語之間,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李謙笑笑,點點頭,道:“好兆頭!”
  的確是個好兆頭。
  金漢此前就已經拍過兩部電影了,每次都會申報羊城電影節,但是壹直到這第三部,才終於第壹次入選主競賽單元,李謙又砸了壹百萬給他,不但租下了電影節主辦地電影宮旁邊最大的壹號放映廳,還投放了壹定的媒體和戶外廣告,為他的這部電影大造聲勢,現在那麽大壹個放映廳居然票賣光了,金漢當然高興。
  但是李謙心裏,卻仍然並不樂觀。
  ……
  晚上,香格裏拉大酒店。
  李謙帶著王靖露,悄悄地來拜訪自家門派的掌門人——順天電影學院院長孔國璋。
  孔院長作為當下國內電影學術界泰山北鬥壹樣的人物,歷年要麽是擔任羊城電影節的輪值主席,要麽也是受邀的嘉賓,今年也不例外。
  就在舉辦方為孔院長安排的套房裏,大家坐下,隨孔院長壹起過來的他的女兒為幾個人沖了茶,大家坐下說話。
  孔院長開口就道:“上午妳們那個首映辦的很熱鬧啊!”
  說話間又轉頭看向王靖露,“妳叫小露是吧?小謙的正牌女朋友?哈哈,我看過申報的片子,上個月就看了,妳的表演還是很好的,自然,不做作,演得很好,小謙是個有福氣的人哪!”
  王靖露害羞地笑,“孔老您過獎了,我才剛開始學表演,不太懂。”
  孔國璋壹擺手,“這個話騙不了我!別看我是搞教學的,但表演這個東西,四分天才三分悟,兩分的機緣,最後那壹分,才是學習!”
  李謙跟孔院長之間,多少算是有些交情的,也知道這位老爺子性格豁達,且為人睿智,自己跟他之間,也有壹種說不出的師徒相得的感覺,甚至是遠甚於前後教了他足足兩個學期、後來還擔任了系主任的鹿靈犀的。
  於是這個時候,李謙就笑,轉頭對王靖露道:“我們孔院長說的是百分制,剩下那九十分,主要看臉!”
  孔國璋哈哈大笑。
  王靖露忍不住笑著伸手輕輕推了李謙壹下,“別瞎說。”
  孔國璋笑罷,問:“妳來了幾天了?看過幾部電影了?有什麽感想沒有?”
  李謙坦白承認,“昨天剛來,就今天下午出去看了壹部,是伊朗的那部片子,叫《紅色石頭的山》。”
  孔國璋就笑著點頭,“那個片子很不錯,最近幾年,伊朗出了兩個不錯的導演,很會講故事,也能講出新意。”
  頓了頓,他笑道:“妳來了,妳不要著急走,這壹屆電影節,好電影不少,我給妳布置個作業,妳要到處多看壹看,多看幾部片子,這是有好處的!”
  說到這裏,他似乎是煙癮犯了,從口袋裏掏出大煙鬥來開始裝煙,壹邊裝壹邊道:“妳拍電視劇,是很好的。妳的天賦,也是大家都看見的。但電視劇和電影,不是壹碼事。在學校裏,老師們教了妳們很多東西,電影節,能教給妳另外的壹些東西,學校裏不教的。妳要好好去體會,將來去拍出壹些好作品來。”
  老爺子都這麽說了,李謙能怎麽回答,只能點頭稱是。
  孔院長裝好了煙,拿出打火機點上,噗噗的抽煙,他女兒見狀無奈地搖頭,只好去打開了窗戶。
  涼風入室,帶著珠江水的腥甜。
  老爺子噗噗的抽幾口,似乎突然來了些感慨,也不搭理自家女兒對王靖露的道歉,只是開口道:“電視劇,只是講故事,但電影,卻可以講人生,甚至講人性。《紅色石頭的山》拍的很好,比咱們國內很多著名導演拍的都好,可那個導演,才剛剛三十壹歲!評委會內部大家都很看好這部片子!”
  李謙點頭,“是。”
  電影節,向來是新人的出頭之地。電影節,別管是歐洲三大電影節,還是亞洲三大電影節,都是文藝電影愛好者的天堂。
  當著孔老爺子,李謙當然不至於傻到去大談特談《紅色石頭的山》註定了只能是小眾文藝電影死忠黨們的大愛,卻會讓絕大多數的電影觀眾看得昏昏欲睡——看看電影節上的上座率就知道了!
  事實上,即便是拋卻了國情不同、民情不同、語言文化不同的觀影障礙之後再看,《紅色石頭的山》在其通俗性上,甚至是不如《在路上》的。
  《在路上》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只要看進去了,故事還是很不錯的。當然,看完電影之後,觀影者會給以怎樣的解讀,解讀出或這樣或那樣的所謂內涵,那就是另外壹回事了。
  但壹部電影,首先得能吸引大家賣票去看,不是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