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七十五章 聲望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時值九月底,天氣正好,秋風送爽。
  張文靜到長安已有十余日,頗為習慣。
  她老家在順天路保州,六年前張柔移鎮亳州時她才跟過去,覺得亳州氣侯更好,不似保州夏熱多雨、冬寒幹燥。
  至於長安……有李瑕在便覺得更好些。
  白日裏李瑕較忙,她則忙於布置如今居住的宅院。
  她住的並非陜西四川行臺或府衙,而是買下了附近壹個大小適宜的院落,畢竟是未成親。
  但李瑕每日忙完公事都會過來,幹脆也就住下了,在西廂占有了個客院。
  張文靜便忙著給他裁了幾身衣物,挑選被褥、家具。
  這些事說來簡單,但從布面到被芯,給李瑕量尺寸到縫制出幾件衣衫,樣樣要派人往街面采買,也結結實實讓她忙了許多天。
  傍晚時李瑕過來,手裏捧著長長的布卷。
  張文靜與他有默契,笑問道:“地圖畫好了?”
  “尋不到這般大的紙,找布匹畫的,先幫我看看嗎?”
  “那便為李節帥參謀贊畫,但不知每月給我多少俸祿?”張文靜莞爾問道。
  李瑕笑笑,道:“壹文不名,唯有以身相許了。”
  “呸。”
  張文靜雖嗔,還是與李瑕壹起進堂,將那新制的大地圖鋪開,鋪滿了整個大堂。
  她看了壹眼,負手走了幾步,以足尖在地圖上點了點,道:“燕京在這裏,那開平城該是在……”
  目光隨著燕京往北,她邁了兩步,邁過燕山山脈,繡鞋輕輕壹踩。
  “此處,灤河北岸,有山名曰龍岡,開平城便是建在此處。”
  “閃電河?多倫縣?”李瑕思考著,低聲自語。
  他前世喜歡飛來飛去,到過的地方多,倒也能說出幾個地名來。
  但開平城的位置他卻也是第壹次在地圖上標註出來。
  這並不是像看起來那麽簡單的事。
  比如楊果以及他的蒙古俘虜們根本就未去過開平城,就算去過,他們也很難具象到地圖上。
  “這是長安、這是亳州,差不多壹千裏……”
  李瑕先是告訴了張文靜這地圖的比例,問道:“如今忽必烈與阿裏不哥在何處?”
  “年初父親領兵北上,三個多月前傳信與五哥言準備出征……”
  張文靜從開平城又向北走了幾步,手指支著下巴思考著,對照著她所知的各種消息計算起來。
  李瑕走到她身旁,沈吟道:“算時間,該是走到這壹帶了?”
  他們從地圖上的燕京走到開平,只邁了兩步,此時卻已又向北邁了四五步。
  “嗯,差不多該是這裏。”
  “錫林郭勒?”
  “嗯?山丘的河?”張文靜也會蒙語,搖了搖頭,道:“這壹帶沒有這個地名,蒙人叫它‘昔木土腦兒’。”
  李瑕道:“昔木土腦兒,是‘有什麽的湖’?”
  “有蚋的湖,蚋是壹種蟲子,生於水,吸人畜之血。”
  “牛虻?”
  “不知欸,我也沒見過。”張文靜眼睛裏也有些疑惑。
  李瑕問道:“哈拉和林在哪?燕然山?”
  他向西北方向又邁了四步。
  張文靜上前,推了推他,往前再走了兩步,再推著他又走了兩步,走到地圖外面。
  “我十壹弟在哈拉和林為質子,按他信上所說,從燕京過去,有三千余裏。”
  李瑕直觀的感受到了蒙古國疆土那可怕的大。
  平時沒有概念,但這地圖上,他從燕京到哈拉和林走了十六步,而他的漢中平原,還沒有他的鞋大。
  “好吧。”
  李瑕道:“那做個推算,昔木土腦兒壹戰。忽必烈若勝,長驅哈拉和林、追剿阿裏不哥、穩固局勢、掃平李璮……沒有三五年光景,無力反攻關中。”
  “三五年,已算是迅如閃電了。”
  “我取隴西之後打關中,尚且還花了半年。”李瑕道:“再說阿裏不哥若勝,那,忽必烈回防開平,之後是燕山防線、燕京防禦……”
  “阿裏不哥前期必定是破壞中原,燒殺搶擄,摧毀忽必烈的根基?”
  “我怕的是,阿裏不哥若勝,壹兩年內就能從河套殺入山西,甚至……從涼州迂回,殺入隴西、關中,搶掠錢糧、補充軍需。”
  “會嗎?”
  “這是必然,迂回包抄是蒙古人最常用的打法,且忽必烈需要經營治下之地。阿裏不哥則從來不需要,就是搶,就是殺。”
  話到這裏,李瑕苦笑道:“我現在怕的反而是忽必烈這壹戰不勝。對我而言,最好的結果是他拒阿裏不哥於燕山山脈以北,然後,反攻哈拉和林時受挫。”
  張文靜冥思苦想,道:“這局面太難操縱了吧。”
  “操縱不了了。其主戰場已移至太遠,鞭長莫及。”
  李瑕道:“至於向河南、山西動兵亦不可能,眼下沒有這個時機,我也沒有這個實力,手中兵力守川陜尚且是捉襟見肘。總之,能用的機會都已把握住了,接下來,到了積蘊實力的時候。”
  他與張文靜壹起將地上的大地圖又卷好,收起來。
  有了這場推演,他對北面的形勢也有了更清晰的推論。
  他更傾向於還有三五年的積蓄實力的時間。
  首先,李瑕要在不到壹年內掌控關隴,使宋廷不能伸手過來。
  但這時,他依舊不能算完全掌控川陜……還是那個最簡單的問題,壹旦自立,有多少人會追隨。
  這壹年,只能先謀劃到川陜處置使,再謀劃到開府建制之權,然後才有名義在之後兩三年左右讓川陜漸漸形成半自立的局面。
  同時,兵馬、錢糧、民心還得達到能與蒙古及宋廷分庭抗禮的狀態……
  ……
  次日清晨。
  張文靜在院裏與李瑕學著做了幾個舒展身姿的動作,又共用了早飯。
  “妳今日做什麽啊?”
  “我有個兄長……到長安了,帶他到劉黑馬家中提親。”
  “說到這個,想起來壹事。”張文靜抿嘴笑了笑,“我五哥才得到關中消息時,聽說李家與劉家聯姻了,他還以為是妳要娶劉氏,也不知該有多懊惱。”
  “我不信,妳出門前,他在亳州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消息,更有可能是妳在山西時……”
  “不許說。”
  李瑕不由又笑,問道:“妳呢?”
  “我幫元姐姐整理書稿。”
  “說到這個。”李瑕道:“浯溪真人帶著遺山先生的書稿來,確實使長安文壇振奮。楊公才放出風聲,就有不少金亡後不肯入仕蒙古的文士,主動讓我再建個文館,要求幫忙整理書稿。原本,他們面對我的招攬都是毫不動心。”
  “很好啊。”
  張文靜手壹攤,笑道:“拿錢來,我與元姐姐便將這事辦了。”
  “妳知道我想怎麽做?”
  “自是趁機將這些文士招到妳幕下。”
  李瑕剝好壹個雞蛋,隨手放在張文靜手裏,道:“昨日還有位名醫攜弟子數十人來投我,張孝銘,認識嗎?”
  張文靜咬著雞蛋,搖了搖頭。
  “他說,不是沖我大宋四川制置使的名頭,而是他先伯父與遺山先生是至交好友,名諱張從正。”
  張文靜不緊不慢喝了口水,斯斯文文的樣子,道:“考城張家,張從正張公在世時,乃金國四大名醫之首,名望極高,是著書立傳流傳後世的人物,我家中便有他的《儒門事親》。”
  “其中還有壹位自稱是李家子弟。”
  “真定李家,想來是李杲李公弟子,在世時亦是金國四大名醫之壹,捐千金從神醫學醫術,著述甚豐,有《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醫學發明》,我也記不全。”
  話到這裏,她補了壹句。
  “張公、李公當年,與遺山先生是至交,又桃李滿天下,這些子弟聽聞遺山先生文稿至長安,必是要來拜會的。妳等等,我叫元姐姐來與妳說。”
  ……
  這日李瑕出門時也是頗為感慨。
  本來,楊果已是北地名儒,招攬不少北地文人。但相比元好問,其名望、人脈還是遜色不少。
  當世文壇,南人說吳潛、劉克莊、吳文英、劉宸翁,不過是大宋璀璨星河中的幾顆,而元好問,卻是壹顆照亮北方的孤星。
  “北方文雄”“壹代文宗”“壹朝之冠”的名號,絕不是說說而已。
  這是聲望。
  再說人脈,元好問交友,遍及三教九流,除了名公巨卿、藩王權臣,還有畫師、隱士、醫師、僧道、士人、農民。
  金亡時,元好問曾致信耶律楚材,保護不少金國儒士,這些人中有不少以遺民自居不肯入仕,而入仕的有數十人已成蒙古高官。
  與元好問交情極深且還在世的大儒,李瑕有所接觸的已有楊果、商挺、白樸。
  今日元嚴又隨口提及了幾人,如嚴忠濟、徐世隆、李冶、李天翼……
  其中,嚴忠濟不僅是詞林英傑,還是大世侯,東平路行軍萬戶;徐世隆已官至蒙古燕京路宣撫使。
  李冶亦是不得了,不僅文章詩詞出色,還是算術學開宗立派的人物。
  據元嚴所述,李治在幾何、分式方程、高次方程、小數記法上的理論……連李瑕也聽不懂的。
  只能震驚於當世算術已到了如此高度。
  暫時而言,真正來投李瑕的還只是壹些小子弟,但元嚴所帶來的書稿,以及人脈的影響,隱隱已非常可觀……
  ……
  “李節帥,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李瑕走後,元嚴坐在院中抄錄著書稿,忽開口說了壹句。
  “是吧?”張文靜欣喜應道。
  “但妳可想過,越是他這般了不得的人物,妳嫁給他,要擔的也越多……李節帥也坦蕩,他已娶了正妻,且已有了身孕,年底前便要有孩子。”
  元嚴話到這裏,頭也不擡,手中書寫的速度卻緩了許多。
  “他那般人,可仰慕、欣賞,或是有些女子心甘情願入他門作個妾,但妳這出身,還有這心氣……”
  “他心裏裝的天地太大。”張文靜低聲應了壹句,自笑了笑,道:“他娶了正妻,但我想來,我也好,高明月也罷,都不能完全占據他的心……能占壹角,我已經很厲害了。”
  元嚴楞了楞。
  只聽張文靜低聲又道:“真的很厲害了,這些年,我能占到這壹角,已很難了。我想明白自己想要什麽,便也覺得心甘情願。”
  “那妳們……”
  “他說,五哥必會派人來與他談的。”
  “妳們有分寸便好。”元嚴微微壹嘆,又沈吟道:“昨日,我見過楊公了,談了些往事,之後楊公說他如今還未有官職……”
  “等李瑕能開府建制了,自然就有官職了嘛。”
  “不是說這個,楊公說他如今在李節帥幕府,是有女子任事的。”
  元嚴話到這裏,才擡起頭來,問道:“妳說,我也入漢臺幕府,如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