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九十八章 水師名將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鹿門山。
  壹座新修築好的城壘立在山頭。
  從漢江江畔到山間,可以看到遍地的蘆葦、荻花,渲染出了蕭蕭的秋意。
  九月中旬,壹隊元軍自北面驅馬而來。
  為首的是個年輕的將領,翻身下馬,大步進入城壘。
  “總管。”
  “戰況如何了?”
  “李瑕順漢江而下,八月十五攻破均州,接著拿下陰城、谷城,殺到襄陽城下。”
  “這麽快?”
  “呂文煥壹路敗逃,逃回襄陽城內。李瑕連著攻了八日,沒有進展。到了第九日,呂文德從南面繞過了隆中山,搶回了谷城。截斷了李瑕的退路……”
  年輕的蔡州總管名叫百家奴,乃是唆都之子。
  當年商州壹戰,唆都死在宋軍手上,百家奴便承襲了父職。
  此時他壹邊走壹邊聽著戰況,壹直登到了鹿門山的山頂,極目遠眺,望到了襄陽城。
  “地圖拿來。”
  眼前眺望到的地形與地圖上的地形壹結合,百家奴才對局勢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漢水從西向東流到襄陽,拐了壹個彎,從北向南流。
  鹿門山就在漢水東岸,再西邊是襄陽城,李瑕則在襄陽城的西邊進攻。
  “被呂文德截斷了退路之後,李瑕駐紮在臥牛鎮。”
  百家奴接過望筒,遠遠能望到漢江上的戰船密布,但並不能望到更上遊的李瑕的水師了。
  他低頭看了壹眼地圖,道:“說說臥牛鎮的地勢。”
  “臥牛鎮的北面是漢江,南面是隆中山。”
  “就是諸葛亮在的那個隆中山?”
  “總管知道諸葛亮?”
  “隆中對,天下三分。”百家奴用流利的漢語說道,“當今不會天下三分,大元很快要滅了這兩個小國。”
  “宋人弱小,又還在內鬥,不配三分天下。”
  “繼續說吧。”
  “臥牛鎮這地方兩面環山、壹面臨江,只有東面對著襄陽。李瑕也沒想到呂文德放棄船只,只率領步卒穿過了隆中山。他的後路被呂文德斷了,如果渡到漢江北岸棄船而逃,也許能逃回漢中,但李瑕沒有,現在已經被包圍了。”
  “兵力呢?”
  “李瑕算上後勤,應該不到兩萬人。襄陽呂文煥有三萬兵力,呂文德至少帶了六萬人來支援。不止這些,還有援軍正在陸續趕來支援。”
  “這麽多?”百家奴訝然,其後沈吟道:“呂家兄弟這是下決心要留下李瑕了。”
  “壹定的,我們攻打襄陽這麽多年。就是因為水師不足,不能從水路上斷絕宋軍的支援。李瑕的水師更弱,卻敢孤師深入,這次終於要死在呂家兄弟手上了。”
  “李瑕這些年打了不少勝仗,沒想到壹攻宋,還是被拖住了。”
  “蒙古擅攻,宋國擅守。趙氏看起來軟弱可欺,但就連我們大蒙古國攻了那麽多年也沒攻下。”
  作為在蔡州與宋軍對峙多年的元軍將領,百家奴對與宋軍交戰之事也很有感觸,道:“宋國很爛,卻像是壹潭爛泥,壹腳踩進去就拔不上來了。”
  “就是這個道理,也不知有多少英雄折在這潭爛泥裏了。”
  其實這些蒙古將領都知道,折在宋國的就有窩闊臺汗的繼承人闊出、蒙哥汗本人。
  好在這次是輪到李瑕了。
  “李瑕才剛剛登基稱帝就被包圍在襄陽,消息傳到關中,其治下會大亂吧?”
  “當然,我們已經火速傳信給河南經略府,調動兵馬拿下關中。”
  “好!”百家奴道:“我帶了三千騎來,李瑕若要逃,我隨時追擊。”
  “不急,先‘坐山望虎鬥’看呂文德消耗吧,等李瑕死了,我們還得與宋人爭川蜀……”
  ……
  隔著漢江,襄陽城內城外正壹派忙碌。
  嵐橫秋塞,山鎖洪流。
  千丈長的鐵鏈在江面上被拉開,阻擋著叛軍繼續順江而下。
  城頭上沈重的砲車還在調整方向,民兵們搬運著木石。
  戰船趨往北岸。
  北岸還有壹個宋軍的重鎮,樊城。與襄陽壹北壹南立於漢江兩岸,夾擊著上遊的來犯之敵。
  旌旗招展中,樊城城門大開,步卒們出了城,向西而去。
  “奉呂將軍命令,增援漢江北岸,嚴防李逆突圍!”
  “圍剿李逆!”
  “平叛有功者,重重有賞!”
  這些步卒向西行軍,離開了襄陽、樊城地界,漸漸能看到漢江上停泊的叛軍的船只……
  ……
  房言楷站在樓櫓上望去,見到北岸的宋軍越來越多,嘆道:“現在就算陛下決意棄船向北走,也沒有機會了。”
  “陛下不打算逃,他們卻封堵住陛下的逃路,把兵力用在沒用的地方相當於浪費兵力。”
  應話的是負責護衛李瑕的選鋒營將領霍小蓮。
  房言楷壹聽,就知道這種論調是出自何人之口,不由又嘆了壹口氣。
  “太深入了啊。”
  霍小蓮敷衍地點了點頭,不太理解這些文人的憂慮。
  房言楷又問道:“待陛下過來,妳隨我壹同勸勸他,可以開始突圍了。”
  霍小蓮如果要答,他只會說“房相公無權吩咐我”,顧忌到對方的面子,遂並不回答,只好岔開話題。
  他近來在學兵法,遂問道:“請教房相公。都說蒙軍強、宋軍弱,但我隨陛下在西域與蒙軍對敵,常常可以速勝。為何攻宋卻感到……仗事難打。”
  “宋軍擅守啊,便是強如蒙古亦是攻宋三十年不下,常常大敗。而蒙軍不守城池,好野戰,當然勝也是速勝,敗也是速敗。”
  “蒙軍不守城池……”
  話到壹半,忽然尖銳的示警之聲響起,可見到西面已有狼煙沖天而起。
  戰事已在西面開始,呂文德自從包圍李瑕之後,每日都有進攻。
  攻勢雖不猛烈,但呂文德的目的在於燒毀戰船與糧草、使他們難以長期支撐。
  “宋軍又進攻了。”房言楷大急,忙道:“別讓陛下再上來了。”
  李瑕才走出船艙,聽得動靜,卻還是不慌不忙地向這樓櫓上的高臺走了上來。
  “陛下,宋軍有砲石,高臺危險。”
  “萬壹像蒙哥壹樣被砸下去是吧?”李瑕道,“不要緊。”
  “陛下既然還記得蒙哥,還請引以為戒。舍萬乘之軀而逞小勇,古人所不取也!”
  “已經沒有上戰場了,房卿也知道,這壹仗我們是以穩妥為重……望筒給我。”
  李瑕顯得很從容。
  旁人只當他是故作鎮定,可事實上被包圍之後他還常常有心思躲在船艙裏陪閻容與唐安安,仿佛是來幸遊襄陽壹般。
  當然,自信與狂妄之間的界限常常容易被模糊,倘若李瑕真的被呂文德殲滅於此,他所有的後手與布置就全都無用了。
  只有成敗才能論英雄。
  房言楷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這日便有幾艘小船殺破了唐軍的防線,直沖到了李瑕的戰艦前……
  ……
  呂文德是棄了船只從陸路繞到唐軍的背面,只搶下了上遊諸城的船只百余艘,因此只能通過岸邊放箭、造浮橋接舷戰、從上遊拋下巨木等方式與唐軍交戰。
  但他搶下了谷城縣、有地利上的優勢,兵力又是三倍於李瑕,開戰後漸漸便占據了上風。
  唐軍負責最西面防線的將領是王蕘,左支右絀,終於在宋軍的強攻下被撕開了防線,讓宋軍的小船沖到了陣中。
  宋軍不由士氣大振,壹片歡騰。
  壹艘戰船上,大宋宜城知縣阮承恩見此情景,大為激動,拔出佩刀,喊道:“平賊!李逆假天子恩幸,禍亂天下,殺之!殺之!”
  當年吳曦叛亂,蜀地仁人誌士奮起反抗。如今李瑕再叛亂,遭過大屠殺的蜀地已沒有那麽多仁人誌了。
  但荊湖還有。
  阮承恩自幼飽讀詩書,學的是忠君報國,自是容不下李瑕這種亂臣賊子。
  這次,呂文德率師討逆,路過宜城,阮承恩散盡家財招募兵馬追隨呂文德平叛,並且在占有下谷城後日夜督促,改造了他腳下這壹艘戰船,並在戰船上造了砲車。
  終於,竟是真讓這位文官知縣率部沖過了唐軍的防線,他站於船頭看去,唐軍中最大的那艘戰船壹點點出現在了前方。
  “李逆就在那裏。”
  “裝砲!裝砲!砸毀李逆的戰船……”
  很快,大石頭、瓷蒺藜火球紛紛被裝在砲兜上。
  阮承恩大為激動,親自沖到船頭,以佩刀指著李瑕的戰船。
  “千年史冊恥無名,壹片丹心報天子!”
  “……”
  “轟!”
  壹顆炮彈砸了過來,巨力把阮承恩的腦袋擊得瞬間粉碎,血肉亂濺。
  炮彈卻還在向前,“嘭”地把這艘小戰船擊成了碎片……
  ……
  漢江岸邊,宋軍才建好壹座巨大的砲車,正準備裝上巨石拋射唐軍戰船。
  呂文德則站在壹座小山上,用望筒觀察著戰場。
  視線裏,他看到壹艘己方戰船已逼近李瑕的主戰船,卻忽然四分五裂沈入江底。
  “怎麽回事?”
  他擡起望筒,尋找著宋軍是用什麽毀掉了那艘戰船。
  “轟!”
  又是壹聲巨響,視線壹晃,只見漢江岸邊那座砲車突然被擊成了碎片。
  壹道血霧在戰場上爆開,慘叫聲此起彼伏……
  宋軍士卒大驚不已,紛紛退開。
  “轟!”
  又是壹輛砲車被擊碎,嚇得更多宋軍士卒流水壹般向後湧回來。
  鳴金聲迅速響起。
  唐軍的船只向北岸推進,繼續放箭……
  ……
  “為什麽?”
  這是呂文德倉促退回大營之後問的第壹句話。
  “為什麽?李逆有這等厲害火器,為什麽攻襄陽的時候不拿出來?!”
  他確實是會打仗的,馬上就察覺到了戰場上的關鍵之處。
  不待諸將、幕僚們回答,他已又道:“狗猢猻不會是為了引我們來吧?”
  “聲東擊西?”
  “不會吧?李逆的兵力、船只就那麽多,最重要的是,除了他與姜才,還有誰能單獨領壹路攻宋?”
  “派騎兵從大理繞道,走阿術當年的路線?”
  “不可能。元軍馬上就要兵逼關中了,李逆拖不久。”
  “他只能以水師攻宋,陸路太慢了,不待他兵馬趕到,他已經被滅了。”
  “許是這火器他也不多,只用於保護他的安危?”
  “有可能……”
  正當眾人皆以為呂文德太過多疑之際,忽有人想到了什麽,問道:“李逆麾下最厲害的水師將領……不該是史俊嗎?”
  “史俊?”
  “史俊?”呂文德回過頭,眼中泛起壹抹精光。
  “不錯,當年馬湖江壹戰,敘州知州史俊以三千水師尾銜而擊兀良合臺,以壹擊十,此人不僅善戰,還了解大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