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97章 忽悠匈奴人(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4

  父子兩人又聊了壹些其他的事情。
  許是因為打開了話匣子,放開了心扉。
  天子劉啟這壹次說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跟劉徹說過的話,讓劉徹知道了許多事情背後的隱情。
  譬如說,那位匈奴使者韓劇的根底。
  那韓劇可以說是世代都負責與漢室溝通和交流的匈奴使者家族的傳人。
  七年前,漢匈最終盟約的簽訂,就是這韓劇的父親韓遼與匈奴上任大當戶且居雕渠難在長安與漢室訂立和確定的。
  劉徹沒有猜錯,這韓劇確實跟幾十年前的那位逃跑將軍燕王韓信有著血緣關系。
  準確的說,韓劇的父親就是韓信的堂侄。
  十幾年前,留在匈奴的韓信後代卷入了匈奴的內部政治風波。
  於是,韓家的嫡系,如韓信的嫡長孫韓嬰,幼子韓頹當,在韓信的親信心腹保護下,逃回漢朝。
  而剩下的人,卻依然留在匈奴,其中就包括了韓劇的父親韓遼以及他的兄弟們。
  甚至韓遼後來還娶了匈奴顯貴與單於關系密切的且居家族的女兒做了妻子。
  聽著老爹的講述,劉徹眼珠子壹轉,道:“啟稟父皇,兒臣想去私下見了壹見那韓劇,請父皇允準!”
  天子劉啟微微壹楞,心裏未免有些疑惑。
  於是問道:“太子意欲何為?”
  劉徹叩首道:“回稟父皇,父皇可還記得那程鄭嬰?”
  “嗯……程鄭嬰與韓劇與什麽關系?”天子劉啟未免糊塗了起來,兩者應該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吧?
  劉徹微微壹笑,擡頭道:“父皇請容兒臣稟報,兒臣曾聽聞程鄭嬰提起過,曾見過壹個異域商人,據那商人所言,過雁門以西,萬裏之外,有諸多小國雜居其間,這些小國之中,頗有不少我中國未有之作物!”
  “嗯……”天子劉啟這才稍稍開始感興趣起來。
  事實上,外來物種的引進,在過去幾千年,從未斷絕過。
  譬如,現下,市面上的綠豆,其實就是原產印度的作物。而且引進中國的時間很短,大約是在呂不韋入秦的前後被傳人中國。
  對於壹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來說,再沒有什麽比引進壹些優良的作物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後世明朝就引進了紅薯和土豆、玉米。
  也就只有“我大清”自認為中國地大物博,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壹切東西。
  但實際上真是“我大清”的統治者很愚蠢嗎?
  呵呵,任何壹個看過“我大清”皇帝自白和典故的人,都不會這麽認為。
  恰恰相反,他們特別聰明。
  正因為聰明,所以才會本能的抗拒壹切外來的物事與文化。
  因為他們很清楚,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壹旦打開了口子,讓被他們愚弄的人民知道了歷史,打開了眼界,他們的統治就要完蛋了。
  而在此時,整個中國都在如饑似渴的尋覓壹切能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東西或者有助於自己強盛的東西。
  至於這東西哪裏來的,根本不重要!
  劉徹笑著拋出了讓自己老爹根本無法拒絕的壹句話:“兒臣聽說,那西域諸國之中,有著壹種專門餵養戰馬的牧草,據說那種牧草是西域諸國乃至匈奴養馬的關鍵!”
  苜蓿草,毫無疑問是中國從西域獲得的關鍵物種之壹,正是這種不起眼的牧草在被引進到中國後,改變了中國戰馬不如匈奴的劣勢。
  至於棉花什麽的,雖然重要,但不如苜蓿草更加簡單明了,壹旦拋出就能輕易的說服老爹。
  天子劉啟聞言,瞳孔壹縮,問道:“太子是想?”隨即他搖搖頭:“即使真有那種牧草,匈奴必視之為軍國機密,安可輕易授予我漢家?”
  天子劉啟當然知道劉徹想要幹什麽?
  只是……
  在天子劉啟看來,劉徹這個想法確實很可笑。
  那樣的牧草若真的存在,匈奴人絕對會嚴防死守,根本不可能有壹粒草籽流入漢地。
  就像漢室不可能讓壹顆蠶卵,壹粒茶種流出自己的國境之外。
  劉徹微微壹笑,道:“不試試,怎知不行?”
  對於搞到苜蓿草種,劉徹是有著十足的自信的。
  首先,匈奴與漢,根本就是兩種政權模式。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追隨雨季遷徙放牧,除了放牧之外,他們基本不會耕作,更別說去種什麽草了。
  事實上,苜蓿草壹直在西域諸國中廣泛栽種。
  但直到張騫達到西域之前,這種被亞歷山大東征軍帶到中亞的優良牧草種子,匈奴人連多看壹眼的興趣都沒有。
  對匈奴人來說,耕作、播種什麽的,那是農耕文明的事情,跟他們沒有關系。
  苜蓿如此,棉花更是輕松簡單的事情了。
  事實上,後世小豬引進棉花後,其實並不是將棉花當成壹種經濟作物來看待的,而是視為壹種異域的觀賞植物……
  而棉花在西域,也沒人發現這種植物的果實能拿來紡織,基本也是將之視為觀賞植物。
  畢竟,彈棉花這種技術太過高大上了!
  至於,匈奴人會不會答應幫忙,那個韓劇願不願意接受劉徹的這個委托。
  劉徹更是毫不擔心。
  嗯,其實劉徹壹直覺得,匈奴人在西域橫行霸道,搶了那麽多東西,卻沒有壹個銷贓和將贓物換成實實在在的黃金絲綢食鹽的地方,確實蠻可惜的。
  天子劉啟看著劉徹自信滿滿的樣子,心想:“就讓太子去試試吧,就算失敗了,好像也沒什麽損失,但若是萬壹成功,那麽……”
  於是他揮手道“既然太子想做,那就去做吧!”
  “諾!”劉徹叩首道:“那兒臣先去與那匈奴使者‘談談’”
  ……
  當劉徹在幾個宦官引領下,來到韓劇休息的壹個偏殿之中時。
  韓劇正在閉目養神,心裏思索著,怎麽樣讓漢朝君臣吐出更多的黃金絲綢等回禮。
  尤其是絲綢!
  對於匈奴來說,漢朝唯壹可取的地方,就是絲綢了!
  整個匈奴單於庭,上到單於,下至貴族,沒有人不喜歡漢朝的絲綢制品的。
  而且,漢朝的絲綢,匈奴人稍微轉手壹賣,就能獲得巨額的利潤。
  故此,韓劇此行最大的目標就是弄到盡量多的絲綢,回去好討好單於以及單於的閼氏們。
  至於,去年才重訂和親,今年又來催要財帛,會不會太沒有節操了?
  匈奴人,從不考慮節操和道德這種事情。
  正想著怎麽在接下來威逼利誘的時候,韓劇就聽到門外傳來了腳步聲,壹個宦官在門口道:“大漢太子駕到,使者恭迎!”
  韓劇連忙站起身來,躬身站到殿中,準備迎接漢室太子。
  對匈奴來說,現在已經不同過去了。
  現在的匈奴,是數萬裏草原,西域數十國的共主。
  再也不是秦朝時期被秦軍按著打,狂虐,朝不保夕的那個遊牧民族了。
  孔子說,倉稟足而知禮儀。
  這壹點,不管是農耕文明還是遊牧文明,都是通用的。
  既然現在匈奴成了大帝國,手下的仆從和附屬國數之不盡。
  那麽,隨之而來的,就是秩序的建立和維護了。
  再怎麽愚蠢的統治者都不可能不去建立秩序。
  於是,匈奴在老上單於統治時期,建立健全了壹整套的統治等級和社會秩序。
  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當戶就是這套秩序的證明。
  而漢匈不管怎麽樣,在明面上,至少現在,還是兩國君主相互承認和認可的兄弟之邦。
  因此,實際上,漢朝太子在匈奴貴族面前,至少在明面上是享受左賢王待遇的。
  同樣,匈奴的左賢王,在漢朝可以享受太子的待遇。
  這壹點,在漢匈兩國的已故君王在國書之中已經是被確認和承認,並且落在紙面上的共識。
  譬如,劉徹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在後元二年寫給匈奴老上單於的國書就說“今天下大安,萬民熙熙,朕與單於為之父母”。
  這壹點,老上單於回信也是認可和同意的。
  是以,韓劇最起碼在表面上會做壹個臣子的模樣。
  劉徹走進大殿,看到恭身靜立著迎接的韓劇,臉上露出壹個燦爛的笑容,走上前去,親切的道:“使者真是太客氣了……”
  “貴國俗諺:禮不可廢,吾主亦常以為善,是故臣不敢不如此……”韓劇擡頭微笑著答道。
  “呵呵……”劉徹笑著拉著韓劇的手,兩人壹同走到榻上,對坐下來,但心裏卻腹誹著:“是不敢不這樣……嘿嘿,看來妳是根本不想給我行禮了……無所謂了……”
  劉徹非常清楚,所謂的外交,其實就是即使心裏在罵對方祖宗十八代,但表面上還是要壹團和氣。
  而匈奴作為漢室最大的威脅以及敵人,劉徹還是很尊重的。
  尊重自己的敵人,才能戰勝他,打敗他!
  “太子來找臣,可是有事?”韓劇坐下來後,拱手問道。
  “貴使真是爽快!”劉徹呵呵壹笑,為韓劇倒上壹杯酒,道:“孤先幹為敬!”
  然後,劉徹才道:“孤此次前來,乃是想與貴使商討壹個對漢匈都有益的計劃……”
  韓劇聞言,輕輕嘗了壹口酒,問道:“太子請說……”但臉上的神色,卻分明帶著些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味道。
  但劉徹卻好不在意,仿佛沒有看到壹樣,對韓劇道:“貴使忠信,孤甚敬佩,這麽跟貴使說吧,孤聽說,貴國統治數萬裏草原,無垠國度,不知是否屬實?”
  壹邊說,劉徹還特意露出壹種“我不很相信”這樣的神態。
  韓劇見了,同樣並不怎麽在意。
  但,他這次出使,並非是單獨壹人,而且他也不是正使。
  壹個漢人再怎麽忠心,也不可能擔任單於的使者到另壹個與匈奴幾乎對等的國家。
  真正的正使是壹位匈奴貴族,但,那人並不懂漢話,是以,這些交流和聯絡的事情是由韓劇負責,但最後談成什麽樣,卻還是要由正使來衡量和決定。
  是以,韓劇根本不敢不回答劉徹的這個問題。
  因為,雖然正使不懂漢話,但隨行的其他人,卻懂的。
  在匈奴國內,投降和逃亡的漢臣之間,可不是壹團和氣。盯著他這個位置和地位的人,不知有多少!
  因此,韓劇斟酌了壹下用詞,挺起胸膛,答道:“回稟太子,吾主天地所生,日月所置,自長城以南數萬裏草原,無垠國度,確實皆歸吾主治之!”
  劉徹不動聲色的贊嘆了壹聲,繼續問道:“如此廣袤的國土和龐大的地域,想必物產豐富,定然有著我漢家未有之物事,請使者試舉壹二,為孤言之!”
  韓劇卻忽然噎住了。
  劉徹的意思,在他看來已經很明顯了。
  這位漢室的太子打著好奇和求知的幌子,來跟他套匈奴的內情。
  要不要說?
  韓劇微微想了想,卻無法決斷下來。
  原因很簡單,說吧,對於他來說,簡直無法接受,這是赤裸裸的背主啊!
  對於他這新附軍來說,背叛自己的主子,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可要是不說……
  韓劇偷偷瞄了壹眼自己周圍的那些同僚。
  匈奴人可是很驕傲很自大的。
  韓劇很清楚,假如對劉徹的這個問題他不能給出壹個讓劉徹滿意、匈奴人也滿意的答案,那麽,回國以後無數的小報告就會堆滿單於的案頭。
  甚至不用回國,那位匈奴貴族的怒火就能殺了他!
  劉徹卻是好整以暇的看著韓劇,問道:“貴使難道有什麽難言之隱?”
  開場的這些問題,劉徹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推演過的。
  簡單的來說,這些問題都是挖好了坑,等著韓劇跳下來的。
  事實上,劉徹在河東的時候,就已經跟那位匈奴的降臣有過深入的交流,問了許多關於匈奴的問題。
  在那位已經落戶河東的前匈奴某部落的貴族口中,劉徹差不多知道了壹些現在匈奴的社會風氣和政治習氣。
  此刻的匈奴,自認為宇內無敵。
  是以無比驕傲自滿。
  而且隨著國勢鼎盛,匈奴人,至少是匈奴的貴族,開始講逼格了。
  想想看天朝改開初期,那些技術和不傳之秘是怎麽被霓虹人偷走的?
  無非某些官僚要面子,急於宣揚我大天朝地大物博巴拉巴拉的。
  而炫耀是人之常情,就連項羽都說“富貴不歸鄉,如衣錦夜行!”
  劉徹不認為,匈奴人能抗拒得了這個人類得通病!
  所以,劉徹這個坑,就是為了引出那位藏在韓劇身後的匈奴正使。
  嗯,古今中外的事實都證明了,比起漢奸什麽的,真正的鬼子,反而更好忽悠。
  韓劇卻是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此刻,他感覺自己被劉徹逼到懸崖邊上。
  說,還是不說?
  這對他來說是壹個無比艱難的抉擇。
  他想過幹脆撒謊或者編兩個沒有的東西,應付壹下劉徹,但,當他看到劉徹炯炯有神的雙眸以及周圍同僚們火熱的眼神時,他不敢了。
  誠然,他可以撒謊或者編個假話忽悠壹下劉徹。
  但是,這種事情,要是傳到正使甚至單於耳中,那他就是死罪啊!
  此刻的匈奴,就像壹個暴發戶。
  看著家裏的千萬家產,急於想找壹個人來炫耀炫耀。
  可惜,壹直以來,唯壹壹個可炫耀對象,對於匈奴都不太感興趣,更別說匈奴那些遠在西域的仆從和附屬國了。
  韓劇非常清楚,要是漢朝太子主動問他匈奴帝國的強盛和豐饒這種問題,他卻沒有老實的幫著單於炫耀和宣示匈奴帝國的偉大和富饒,那回了單於庭,單於能把他活活吃了!
  可不止是漢人好面子,匈奴人同樣也要面子!
  可是,說實話吧……
  韓劇卻有些抓瞎了。
  他是漢人,還是竭盡全力的巴結和討好匈奴貴族的漢人。
  在單於庭的這三十多年,他跟著他父親,就學會了壹件事情,怎麽伺候好匈奴貴人,怎麽拍馬屁。
  至於西域諸國,他去都去過,更不曾關心過哪些小國有什麽。
  換句說,他是壹個嘴炮黨,而不是壹個實幹家。
  至於匈奴國內的實幹家漢人降臣們,在今年的那次風波中不是跟著右賢王壹起去見老上單於了,就是跟著中行說被貶去北海洗冰雪澡了。
  剩下的寥寥無幾。
  韓劇,感覺無比棘手。
  劉徹卻是笑瞇瞇的進壹步逼道:“難道說,數萬裏草原,無垠國度,竟無壹物可勝我漢室?”
  劉徹這話壹出口,不止韓劇惡狠狠的看著他,就連周圍的其他人,也紛紛惡狠狠的看著他。
  對於這些人來說,匈奴,就是他們的主子。
  主子受侮,就是他們最不可接受的事情!
  於是壹個個怒目圓睜,盯著劉徹。
  劉徹卻笑瞇瞇的看著他們,沒有說話,但那臉上的表情卻仿佛在說:“啊呀,吹牛逼吹不下去了吧?”
  終於,有人忍受不了自己的主子被如此輕視,極度的自卑之下,他站出來,對韓劇用匈奴話催著:“韓副使!妳若不行,那我就去告訴須蔔哥哥,叫哥哥來說!”
  劉徹聽著那嘰裏咕嚕的鳥語,笑瞇瞇的給自己倒上壹杯酒。
  他知道,魚兒已經咬鉤了,剩下的就等著收獲了。
  韓劇聞言卻臉色大變,他很清楚,自己的這些同僚是什麽貨色。
  毫不誇張的說,他要是在此刻出現紕漏,這些人肯定會非常樂意接過他的副使身份。
  更嚴重的時,此次的正使姓須蔔,乃是匈奴王室之外的三大家族之壹的成員,與他攀附的且居家族相比,更加尊貴、顯耀,而麻煩的是,且居家族是呼衍氏的馬仔,而呼衍氏與須蔔氏,那是政敵啊!
  要是被那位知道了,毫無疑問,他不會放棄這麽好的壹個打擊政敵的馬仔的機會!
  正在韓劇尷尬之時,門口的宦官喊道:“匈奴正使覲見太子!”
  霎時,韓劇的臉色變得雪白起來。
  他很清楚,他被人賣了。
  毫無疑問,那些跟隨的同僚,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拉他下馬了!
  劉徹卻笑著站起身來,看向從門口走進來的那壹行人。
  在劉徹的視線之中,進來的人大概有六七個。
  這些人,顯然不是漢人,他們的身材極為矮小,大概與霓虹人有得壹拼,基本上都是壹米六以下的個頭。
  但是,他們的四肢粗壯,身體強健,頭上的辮子被編得極細,他們的鼻孔比中國人大得多,耳朵大而厚實,耳垂上掛滿了黃金制成的耳環,走起來路叮叮當當的響個不停,毫無疑問,他們是真正的匈奴人,而且是血脈純正的匈奴貴族!
  當先壹個穿著綢衣,似乎在模仿著漢人舉止的匈奴貴族向前壹步,用著頗為吃力的漢室禮儀,對著劉徹微微躬身而拜,嘴裏嘰裏呱啦的說著劉徹完全不懂的詞語。
  但好在有翻譯!
  壹旁跟著劉徹前來的壹位侍從立刻輕聲對劉徹道:“家上,匈奴正使說: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最忠心最忠誠的臣子,須蔔雕難向漢朝屠奢問安,並祝福您,請撐犁保佑您!”
  劉徹來之時,這侍從已經向他惡補了壹些匈奴的常識。
  譬如,匈奴人稱呼自己的太子,並不是直接稱呼為左賢王,而是左屠奢王,屠奢這個詞語在匈奴話裏就是賢的意思。
  至於撐犁,則是上蒼的代指。
  是以匈奴並不稱呼自己的單於為單於,而是稱為撐犁孤塗,意為天之子,單於這個名號,只是對外界的說法,真正的匈奴人,尤其是匈奴貴族,從來不會稱呼自己的單於為單於。
  這就像漢朝的臣子從來不會稱呼自己的皇帝為皇帝,而稱呼天子壹樣。
  劉徹聞言,對那侍從道:“請轉告使者,就說孤安,謝謝他的問好和祝福,孤也會祝福他,請泰壹神保佑他!”
  外交嘛,就是壹群衣冠禽獸在壹起用著冠名堂皇的詞語,相互問候對方祖宗的行為嘛。
  劉徹雖然沒搞過外交。
  但他在穿越前,天天受CCAV熏陶,看多了天朝外賣部的發言,自然知道怎麽回應了。
  侍從官將劉徹的話翻譯過去。
  那匈奴使者擡頭沖劉徹笑了壹下,又嘰裏呱啦的說出了壹大堆話。
  等他說完,侍從官就開始翻譯起來:“家上,匈奴使者說,聽說漢朝屠奢想要了解大匈奴撐犁孤塗統治的國度的富饒與廣袤,作為大匈奴撐犁孤塗最忠誠的臣子,他願意向家上解答壹二!”
  劉徹聞言,立刻露出壹個“興致勃勃”的神色,道:“固所願爾!”
  這話倒是不用翻譯了。
  因為這話對匈奴人來說,就好比後世的天朝宅男,再怎麽不通鳥語,三克油這話總該明白是什麽意思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