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21章 哭廟(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長安城的太上皇廟位於未央宮宮墻之下,隔壁就是內史衙門。
  當初,仁宗孝景皇帝時,晁錯為內史,為了方便自己上下班,晁錯就悄悄的鑿開了太上皇廟的墻垣的壹角。
  要不是晁錯反應快,得知丞相申屠嘉要拿這個事情做文章,立刻入宮與先帝溝通。
  他幾乎就要被殺全家了!
  因為,宗廟制度,在漢室神聖而嚴肅。
  列祖列宗的宗廟,更是莊嚴而肅穆。
  這些地方,別說是有所損失了。
  便是被風吹走壹塊瓦片,都可能要掉壹堆烏紗帽!
  迄今為止,已有十余位兩千石,各種坐“風發太宗廟瓦”“南陵橋壞衣冠道絕”等等罪名而被革職。
  其中不乏有列侯的身影!
  若是各個祖宗的廟裏面起個火,丟個東西。
  那罪過就更大了。
  是要殺全家的!
  在漢室的歷史上,因為祖宗的宗廟出事而死或間接而死的人的名字拉出來,能寫滿壹本書。
  這些人中,不乏有著丞相、禦史大夫、太常這樣的高級官員。
  劉禮跟劉富的子孫們,在別的事情或許有些草包。
  但太廟和宗廟的禁忌上,他們卻比誰都清楚和明白。
  元王家族,四代人有三代,出任漢家宗正。
  這是他們家的吃飯飯碗和專業。
  既然決定要去哭廟,自然,就要有計劃。
  按照漢室制度。
  宗廟制度和禮法,神聖不可侵犯。
  “敢有擅議者棄市!”
  這是呂後時期定下來的鐵律,數十年來無人敢冒犯,在漢家,妳可以罵百官,罵丞相,罵列侯,甚至當面噴皇帝。
  然而,這宗廟制度,卻是碰都不能碰。
  壹碰就要死全家!
  怎麽合法的規避這些制度和約束,從而合法合情合理的去哭太廟,這就很考驗元王子孫們的業務能力。
  “三十歲以上,五大夫以下之家臣家奴,皆不可隨行!”劉禮的長子劉道首先說道。
  這漢家律法的規定。
  但這條律法被列在樂律之中。
  壹般來說,除非是元王後代這樣的專攻宗廟禮法制度的家族,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還有這麽壹條律法存在。
  實在是,當初給老劉家制定禮儀制度的人叫叔孫通。
  而叔孫通所定的各種制度和禮法。
  別說是儒家了。
  就是法家也看不下去。
  只是礙於制度和法律的懲戒,只能私底下腹誹兩句“多不應古”“無先王之制”。
  但叔孫通也是沒有辦法,他伺候前後兩位天子,高帝和惠帝,都是不按常理出牌,腦洞比較大的人。
  高帝自不用說,屬於跟今上壹般,想到壹出是壹出,壹拍屁股就要有想法的主。
  連自立黑帝這種事情都幹得出來。
  還有什麽事情是他幹不出來的?
  便是惠帝,其實也是常常朝令夕改……
  為了伺候好這兩位主,叔孫通是渾身解數都用了出來了。
  在別的問題上,叔孫通還可以分縫補補,勉勉強強維持壹個過的去的制度和禮法。
  但宗廟之事,卻被高帝和惠帝,弄成了壹團亂麻。
  不是精修此道的人,壓根連這些制度和律法的條條框框都摸不清楚。
  “所從諸子,皆需沐浴更衣,齋戒前往……”劉富的此子劉宣也道。
  這倒是自古以來的制度。
  就連老百姓也知道,在祭祀祖先神明時,必須齋戒沐浴。
  不然,就是對祖先神明的褻瀆。
  可能導致九泉之下的先祖憤怒,從而拒絕享用奉上的三牲血食和聆聽祭文。
  “當具羔、兔,以為血食!”也有人從祭品方向提出建議。
  給列祖列宗,奉上太牢,那是天子才可以擁有的資格。
  諸侯用少牢祭祀,大夫用饋食祭祀。
  這是周禮的規定。
  但漢室又不同,漢家祭祀先祖,除了太牢禮,三牲齊具外,其他都發生了變化。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都被擺上了祭臺。
  在太常衙門,常年都要隨季節變化而更新祭品。
  稍不及時或者供奉列祖列宗們的祭品大小肥瘦不和標準,都要倒大黴。
  輕者掉腦袋,重者殺全家。
  如今是春天,除了羔羊外,兔子和青蛙,都在祭祀的血食範疇中(漢書裏有記載)。
  其他人也紛紛各抒己見,將種種見廟的忌諱和註意點提出來。
  然後,就到了關鍵的地方:怎麽進入太廟。
  漢家太廟,可不是壹般人想去就能去的。
  首先,太廟在未央宮宮墻之下,毗鄰著內史衙門,距離丞相府衙門,也不過五百步。
  這裏是漢家的防備重點地區。
  壹般情況下,別說是人了,就是連壹只鳥,都休想飛進去。
  但,現在,內史田叔老朽,已不再視政。
  於是,內史衙門內部被當今拆成了三部分。
  有的官署遷到了關東的臨晉縣,負責整個關東二十四縣的地方治安和政務。
  也有的跑去了茂陵,成為了顏異手下的屬官。
  更有的遷到了扶風縣,成為關西諸縣的上司。
  留在長安的內史衙門幾乎成為了壹個空殼。
  長安城的治安和政務,漸漸流到了中郎將和執金吾之手。
  這就給了眾人可乘之機。
  至少,不用顧慮近在高廟的內史衙門發現,有了進入的機會。
  只要進入了太廟,跪到了太上皇的衣冠之前,放聲痛哭。
  哪怕天子發覺,東宮知道了,大概也要無可奈何。
  甚至還得幫著大家擦屁股,將這個事情遮掩下去。
  不然,這天下人會如何看?
  不過,即使如此,想要進入太廟,也依舊很困難。
  首先,想進門,就得問問廟祝官和奉祀官答不答應。
  而他們肯定是不會答應,甚至會以死抵擋的。
  好在……
  “吾等可以從內史衙門的東門,趨入太廟!”劉道說道。
  當初晁錯鑿開的那條小路,現在都依舊存在著,沒有人敢去堵——誰敢堵禦史大夫自己鑿的門呢?
  當然了,劉道知道,自己等人這麽壹幹,晁錯就要發飆,就要跟大家拼個妳死我活。
  但,大家現在連榮華富貴都要失去了。
  那裏還會去管晁錯的死活?
  因此,這個提議,無可爭議的被通過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