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5章 交易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去請梁王與江都王來見朕……”劉徹扭頭對王道說道。想了想,似乎覺得這樣有些不妥,劉徹又補充道:“先請梁王,再請江都,江都比梁王晚半個時辰……”
  “諾!”
  看著王道遠去的背影,劉徹抿了抿嘴唇。
  在漢室,想要將壹個諸侯王送到地獄去,可不像後世那麽簡單。
  不僅僅需要抓到對方確鑿的證據,而且還得證明這個家夥,確實是道德淪喪,無藥可救的社會渣滓,不殺了他,這個世界就會混亂,上帝神明就會生氣,百姓也會惶恐不安。
  就如吳楚之前那樣,哪怕明知道,吳楚兩個諸侯王,心懷不軌,朝廷也只能削藩。
  在漢室,想要讓壹個諸侯王,死有余辜。
  僅僅證明他是個壞蛋,是不夠的!
  在壹般情況下,只要不是謀反、不孝、亂、倫這樣的大逆無道,十惡不赦的罪行。
  撐死了,也就是個削封國,訓斥的結果。
  最多最多,逼其服毒自殺。
  想要對壹個諸侯王明正典刑?
  幾乎是不可能的。
  像現在,哪怕是明天廷議上,劉徹力排眾議,讓廷尉去審理此案。
  哪怕劉辟光束手就擒,不做任何抗辯。
  最後的結果,劉辟光也不過是撐死了被削掉壹個縣的封地,然後再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但,這樣的結果,劉徹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既然已經決定下手,那就幹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劉徹可不想,給以後的子孫,留下壹個大麻煩!
  “齊魯諸王……哼……”劉徹在鼻孔裏冷哼壹聲。
  劉辟光這次不惹事,劉徹可能還不想起來,他們兄弟的光輝往事以及他們家族的謀反傳統。
  齊王劉肥的子嗣,跟劉徹這壹系的皇室,可謂是有著血海深仇!
  首先,劉徹這壹系的皇位,可以說是從齊哀王劉襄嘴裏強搶而來的。
  至少,劉肥的兒子們,是這麽認為的。
  然後,劉徹這壹系的皇室手上,可謂是沾滿了劉肥的兒子的血。
  哀王怎麽死的?
  這個事情,劉徹再清楚不過了。
  在滅亡諸呂的過程裏,身強力壯,甚至能披甲殺人的劉襄。
  在太宗即位後,不到壹年,就死了。
  死因是“抑郁成疾,忽然暴卒。”
  這個死因,別說是騙劉襄那些精明的兄弟了,就是三歲小孩也騙不了。
  所以,濟北王劉興居,很不服氣,果斷抓到漢匈大戰的機會,起兵謀反。
  然後,劉興居自然被殺全家。
  再算上,本來的歷史上,應該謀反的膠東、膠西、濟南、淄川。
  還有謀反未遂的濟北、齊國。
  這整個劉肥的子孫,就全部是叛賊與逆賊!
  壹個好東西都沒有!
  這樣想著,劉徹就越想越氣。
  任誰養了壹群白眼狼,都不會高興。
  半個時辰後,王道回來稟報:“陛下,梁王已在殿外候詔!”
  “宣!”劉徹立刻就想也不想地說道。
  不多時,梁王劉武就意氣風發的走進來,對劉徹微微躬身而拜:“臣梁王劉武拜見陛下,未知陛下急詔臣來,有何要事?”
  劉徹站起身來,笑呵呵的道:“皇叔不要多禮,都是壹家人,這些虛禮,在外人面前用用就行了,私底下,吾與皇叔,以家人禮而見就可以了……”
  劉武聞言,心裏面雖然歡喜的要命,但嘴上還是說道:“陛下,禮不可廢啊,且夫,當年太上皇,尚且掃帚以待高皇帝……”
  然而,他的腰桿,卻在不知不覺中挺直了。
  劉徹看了,也不以為意。
  這麽點無關緊要的細節,劉徹也不會放在心上。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劉徹盯上了劉武的小金庫——那筆在史記中記載的,足足多達四十余萬金的黃金儲備和數十萬萬的鑄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武現在,比劉徹還富有!
  但今天,劉徹找劉武過來,卻不是要打他的財富的主意。
  “皇叔請坐下來說話……”劉徹笑著讓人為劉武準備坐席,等對方坐下來後,劉徹才道:“皇叔可聽說了濟南的事情?”
  劉武裝作壹個壓根不知情的樣子,搖了搖頭,問道:“陛下,濟南出了何事?”
  劉徹見狀,在心裏面搖了搖頭,劉武這分明是在裝傻充楞,不想攪合進這趟渾水。
  但劉徹,卻已經打定主意,要把劉武拖下水了。
  道理很簡單,首先,劉武輩分夠高。
  至少,在名義上來說,是濟南王劉辟光的大兄,也是宗室諸侯王中裏的大兄。
  他的輩分,僅次於宗正劉禮以及紅候劉富。
  其次,作為太宗皇帝幸存的唯壹壹個兒子,先帝的同胞手足,梁王劉武,天然就在宗室內部有著特殊地位,在某些時候,劉武可以作為宗室的宗伯,執行家法。
  這壹點很重要!
  別看劉辟光是犯法,但實際上,這依然是老劉家內部的家務事。
  既然是家務事,那當然就是由家長或者長輩來處置了。
  旁人在壹邊只能乖乖看戲。
  雖然作為劉氏宗族的家長,劉徹確實有那個資格和地位,來決定劉辟光的死活。
  但,偏偏,劉徹不適合親自開口要求嚴懲劉辟光。
  這道理很簡單,在輩分上,劉徹只是個侄子。
  即使是君臣,也沒有侄子親自下場,要把叔叔送上斷頭臺的先例。
  讓劉武來開這個口,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因為,大兄教訓甚至痛斥小弟為非作歹,丟人現眼,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也符合人們的三觀和先行的普世價值。
  劉徹聞言,呵呵的笑了兩聲。
  “皇叔,自家人面前,就不要隱瞞了……”劉徹揮手屏退殿中的侍從和宦官侍女,然後走下臺階,看著劉武的面孔,道:“齊悼惠王的子嗣,跟皇叔,跟朕,從來就不是壹路人!”
  劉武聽了,擡起頭看著劉徹,點點頭。
  在這個問題上,到不需要糾結什麽。
  劉肥的兒子,跟劉恒的兒子,要是能對上路,那就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簡單的來說,當年,要是登上皇位的是劉襄,現在劉武能在睢陽城裏吃香喝辣,劉徹能在未央宮裏發號施令?
  恐怕都在代國啃沙子……
  更可怕的是,可能連沙子都沒得啃……
  而劉徹利用的,就是劉武的這個潛意識心理。
  劉徹很清楚,跟劉武講什麽法律制度道德和天下,都是對牛彈琴。
  劉武非但不會聽進去,甚至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
  妳想啊,今天皇帝能因為劉辟光不過稍稍的“多征了點百姓”就要“致法”。
  明天,皇帝會不會因為自己不小心做錯了事情,也要對自己下手?
  宗室諸侯王們,現在之所以,站在劉辟光那邊,基本都是這麽個心理。
  所以,面對劉武,劉徹是絕對不能談什麽法律民心。
  那沒有用!
  哪怕是對劉武這樣的文青來說也是如此!
  但劉徹很清楚,老劉家,內部從來就不是壹團和氣。
  事實上,別說是皇室了!
  就是民間的普通家庭,為了家產,而鬧得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如同仇寇的兄弟,自古以來,就多如牛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矛盾。
  就是齊魯的劉肥諸子們來說,他們彼此,也是矛盾重重。
  “當初,濟北劉興居舉兵叛亂之時,太宗就說過了:此皆非朕臣!”劉徹緩緩的道。
  對劉興居,每壹個太宗皇帝的子孫,都必然是會恨得咬牙切齒的。
  原因不在於他叛亂,叛亂的諸侯王多了去,在破壞力跟影響力上,吳楚比劉興居要可怕的多!
  但劉興居的問題,就在於,他打起的旗號是“代王非高帝子”。
  這可是直接就否認了,劉徹兄弟,劉武和他的兒子們以及代王那壹系的皇室的血脈高貴與合法。
  與之相比,吳楚的叛亂,最多只能算是壹個小問題了。
  只要鎮壓了下去,成王敗寇,自然沒有什麽問題。
  但劉興居的叛亂卻不同。
  旁的不說,任何壹個劉恒的子孫,只要想起曾經有個叫劉興居的家夥,居然打起旗號否認自己的血脈的高貴與純潔。
  除了將那個家夥在心裏面撕成壹萬塊碎片外,不會有第二個想法。
  而劉興居是齊王劉肥的老三。
  他的哥哥是那個曾經跟太宗競爭皇位的齊哀王劉襄。
  劉辟光是劉興居的同胞弟弟。
  那麽,問題來了。
  大哥跟三哥,都是對劉徹這壹系的皇室心懷怨懟,惡意滿滿的家夥,老四老五老六老七的心裏又會是個什麽想法?
  他們難道就未嘗沒有在心理恨過長安的天子?
  沒有在背地裏詛咒過太宗這壹系的子孫?
  而前世的見聞,告訴劉徹:這些家夥確實在心裏對劉徹這壹系的皇室懷恨在心,甚至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吳楚七國叛亂,幾乎所有的劉肥後代,都卷了進去。
  除了城陽王的屁股坐在了長安這邊外,其他的兄弟,都跟隨了劉濞反叛。
  “為子孫後代計,朕決意,除此大患!”劉徹看著劉武的眼睛道:“請皇叔助朕壹臂之力!”
  劉武聽了,重重的點點頭。
  除掉齊魯的那些劉肥子孫,將他們從劉氏諸侯王的名單裏除名。
  這個事情,可不僅僅對劉徹有好處,就是劉武也有好處!
  最起碼,從此以後,劉武的子孫,就不用再擔心,被齊魯諸王從後面陰了。
  “明日朝會,還請王叔秉公而言!”劉徹滿意的道。
  “陛下放心,臣知道怎麽做!”劉武拜道。
  “善!”劉徹笑道,想了想,劉徹覺得這樣還不夠保險。
  畢竟,劉武的態度和立場,是出了名的多變。
  萬壹劉武明天上了朝,忽然改口,那怎麽辦?
  必須要下血本!
  “濟南除國後,朕有意將之改為郡……”劉徹神秘的道:“朕聽說王叔前不久新得壹幼子,未知可曾取名?”
  劉武壹聽這個事情,立刻就喜笑顏開。
  他的這個兒子,依然是他的王後所生。
  不得不承認的是,劉武雖然有很多毛病,但在專壹和癡情這個問題上,任何人都唯有欽佩。
  壹位漢家諸侯王,還是東宮太皇太後的貼心小棉襖,擁有著龐大的封國和無盡的財產。
  但劉武二十多年來,始終只寵和忠於他的王後壹人,從未變心,最多偶爾打點友誼炮。
  至今,劉武的全部兒子,都是他王後所出。
  這在封建時代,簡直是壹個不可思議的神話。
  與他相比,劉徹的老爹,還有劉徹自己,全部都要挖個地洞,鉆下去。
  “回稟陛下,臣子還年幼,尚未取名……”劉武壹說到自己兒子,馬上就滿臉慈祥,樂的都合不攏嘴:“既然陛下提起此事,不如就請陛下為臣子賜名!”
  “皇叔麟兒,也是朕之手足……”劉徹先丟壹頂高帽子過去,作出壹副沈思的模樣,然後道:“就以歷為名吧!”
  “歷者,以像日月星辰,願其將來,為我中國之星辰日月,作社稷棟梁,百姓賢君!”
  劉武聞言壹楞,隨即大喜,拜道:“陛下賜名,臣謹代歷兒謝之!”
  像日月星辰?呵呵……
  劉武文采飛揚,博覽群書。
  哪裏不知道,歷除了像日月星辰外,還有壹個解釋——歷山!
  所謂舜漁於雷澤,躬耕於歷山。
  而歷山在濟南國境內。
  天子的意思是什麽?
  劉武自己已經腦補出來了。
  滅了劉辟光,先除國為郡,再在未來,讓自己幼子過去為王!
  這濟南國,可是個好地方啊!
  地方雖然不是很大,也就五縣而已。
  但勝在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自古就是華夏的膏腴之地。
  不然舜帝也不會選擇在歷山,帶領先民躬耕。
  除此之外,濟南也以噴泉聞名於世,其前稱“躒邑”就是噴泉之邑的意思。
  劉武此刻,真是迫不及待的想飛回睢陽,告訴自己的親親老婆跟兒子:愛妃!寡人已為吾子,定下未來社稷國家之所了!
  然後,老婆大人壹個香吻,必然會馬上印在臉頰!
  就這樣,劉徹用壹個不是承諾的承諾,忽悠住了劉武。
  劉徹相信,有了這麽根胡蘿蔔吊著,劉武絕不會反悔了!
  也不可能有人能說動他動搖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