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0章 被圈養的趙禎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4

  按說趙禎想出城溜達壹圈,放在別的朝代算事嗎?
  真不算。何況回山離開封就三五十裏,壹天就能走個來回。
  但是,放在大宋……卻是個大事兒。而且,還是他自己說了不算的大事……
  老趙家,絕對是華夏歷史上最苦逼的皇族。
  趙大開國之初,對誰都仁慈的。雖說廢了武人的武功,那也只是政策需要,算不得殘忍。畢竟大宋開國沒殺過功臣,更沒有狡兔死,走狗烹這壹說。
  就連前朝遺孤,敗國舊主,也實行的是‘交槍不殺’的政策,給他們富貴。
  若放在別的朝代,早就壹刀壹個,以絕後患了。
  但趙大唯對自己和趙家子孫有點殘忍……
  單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壹點,就徹底把趙家皇帝們卡得死死的。
  大宋皇帝不好當,連發壹道聖旨都得政事堂的相公批示之後才能生效。
  壹個不爽就給妳打回來,而且妳還壹點脾氣都不能有。
  說到出行這個事兒,趙禎的前任還算有點自由,最起碼真宗搞了個‘天書運動’,還能到泰山溜達壹圈。
  但是,到仁宗朝卻不行了……
  因為,借封禪之名行旅遊之實的把戲,讓他老爹用過了。而且,壹出封禪鬧劇也讓文臣們警覺了起來,為了杜絕皇帝出行對百姓造成影響,趙禎剛繼位,大臣就聯名上書,把公款旅遊這個口子堵死了。
  趙禎那時候小啊,又是劉太後壹手遮天,所以,小皇帝只能認載。
  不過,沒關系,還有‘郊遊’……
  趙家保持著秋獵的傳統,每年冬月,趙禎還能借著秋獵的機會,出去放放風,呼吸壹下自由的空氣。
  呵呵,壹年放壹次風,擱現在,蹲監獄也沒這麽苦逼。
  可是,就這麽壹點自由,也沒了……
  慶歷五年秋,趙禎秋獵乃歸,就有朝臣上表,說他出去打獵踩了楊村百姓的莊家,此非仁君明主所為。
  趙禎看過,急忙下詔,免了楊村百姓壹年的田稅,只差沒上門道歉了。
  就這樣大臣們還不幹,繼續上表,讓趙禎廢黜秋獵,意思是——您還是老老實實在皇城裏呆著吧!
  趙禎說不過他們,只得準奏。
  於是……大宋皇帝壹年壹次的放風機會也沒了。到現在,趙禎已經兩年多沒出過宮了。
  事實上,慶歷五年那次秋獵,是趙禎最後壹次出皇城。這位華夏歷史上最仁慈的帝王,從那壹年開始徹底被士大夫禁足了,終其壹生也沒再越過皇城那道高墻。
  每年上元節,站在宮墻上看著‘風華滿京倫’,自己卻要‘靜月守宮寒’……唉,說是與民同樂,其實就是看著別人樂呵。
  這回趙禎說想去回山溜達溜達,別說潘豐,就連曹佾也覺得這事難辦。
  那群士大夫肯放行才怪!
  但是,趙禎壹副妳看著辦吧的姿態。擺明了,妳不給我辦事兒,妳的事兒,我也不辦!
  潘豐沒辦法,只能壹咬牙:
  “觀瀾書院乃文教盛世,陛下理應到場觀禮。”算是答應了下來。
  只是,答應歸答應,這事怎麽辦呢?壹出皇城,潘豐就追上曹佾。
  “賢弟助我……”
  曹佾揶揄道:“老哥心機之深,弟可是拍馬莫及,哪裏用我相助?”
  潘豐窘著臉舔笑道:“都這個時候了,景休就別和我這腌臜之人壹般計較了!”
  曹佾直翻白眼,潘國為也是拼了,為了祖業是徹底不要臉了……緩聲道:“這事妳求我也沒用啊,我能牽這個頭兒嗎?”
  潘豐壹苦,難辦就難在這兒……
  趙禎想出宮,自己不能說,朝中的文官都慣出毛病了,只要是官家想幹的事,壹般沒有能幹成的。有的人已經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就是不能讓妳順心。
  趙禎不能說,他和曹佾更不能說。他們都出身將門,只要壹提,這事情就大條了!
  妳們什麽居心?蓄意慫恿皇帝出城,要造反?
  “那該如何是好?”潘豐苦聲道:“要不……妳去求求範公?讓範公主動上壹本,請陛下主持觀禮?”
  曹佾橫了他壹眼,“範公地位尷尬,新政余波未平,這個時候,他能出來說話嗎?”
  “……”
  “不過……”
  曹佾壹陣沈吟,讓潘豐眼睛壹亮。
  “賢弟,有何良策?!”
  曹佾似笑非笑地道:“不過,聽說國為兄家裏藏了壹件稀世寶物?”
  潘豐心中咯噔壹聲,心說,原來這是要收好處……
  “兄家裏確有幾件還算入眼的東西,景休看上哪壹件了?”
  “那塊‘文聖石’可是真的?”
  “這個不行!”潘豐嗷撈壹聲就跳了起來,心說,曹景休妳也太狠了,壹張嘴就要老子大放血。
  他家裏確實有壹塊文聖石,是他準備當傳家之物傳下去的東西,真舍不得送人。
  ……
  話說慶歷元年,應天府廂軍修汴水堤防,軍士們從河裏挖出壹塊七尺粗細,壹丈來高的立石,此石秀麗非常,溫潤如墨,是壹塊天然的景觀石。
  事實上,這是壹塊硯石,而且是壹等壹等的好硯石,從上面挖下壹塊制成硯臺,研出來的墨發墨不滯,墨汁細滑,比上等端溪名硯更好上幾分。
  這麽大壹塊硯石,世間罕見,實屬重寶,又因出自孔聖之鄉,自然更巨其名,因而得名——文聖石。百姓們傳說,這是孔聖人賜下的文寶,昭示大宋文勝古今,是祥瑞。
  但是,這石頭出來沒多久就消失了,京中只有少數幾個軍界之人知道有這麽塊石頭,隱約猜測,是被當時主管奕天軍務的潘興送給他哥潘豐藏起來了。
  ……
  “景休,換壹個!除了那石頭,要什麽,為兄給什麽。”
  “那我沒辦法了。”曹佾壹甩大袖調頭就走,壹塊破石頭都舍不得,還辦個屁?
  “別,別,我給!”潘豐立馬拉住曹佾。“我給還不行嗎?”
  “明天我就把石頭拉妳家裏去!”
  “誰要妳的破石頭!”曹佾沒好氣地道:“真接拉到回山!”
  “回山……”潘豐壹怔,“送給範希文?”
  “記著,偷偷地……別讓人看見。”
  “……”
  “能不能成事,就都看這塊石頭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