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86章 壹個閻王也是閻王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8

  江山無限,盛世容姿。
  百姓只看到太平盛世,豐衣足食。
  臣子只道,政通人合,君慈臣忠。
  唯有帝王,能看到太平粉飾背後的真相,遠比世人想像的要骯臟得多、灰暗得多。
  唐朝酷吏來俊臣所箸《羅織經》,被譽為“讓人冷汗叠出的整人詭計全書”。雖是小人之術,可全書開篇的第壹句卻道盡世態炎涼,人間百態。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
  唐奕想打破這“多矯的人情,多偽的世俗”,所面對的人,又是萬人之上看盡世偽的君王。
  豈、可、信、乎?
  ……
  正如此時,夜幕降臨。
  唐奕回到小院,直接進了蕭巧哥的房間。
  不多時,許是海南的春天沒有北方的涼爽,福康和君欣卓的房門幾乎是同時吱呀呀地開啟。
  兩女似是都聽見了對方的動靜,皆是壹怔,下意識地就要往回退。
  可是,只閃了半個身位,又覺不妥,已經看見了,退回去算怎麽回事兒,不約而同地相視壹笑。
  福康開口道:“房中憋悶,出來透透氣。”
  君欣卓順勢接道:“往年在北方,此時尚在飄雪。”
  “嗯。”
  幾句寒暄卻是讓二人尷尬大減,行至院心,又齊齊向蕭巧哥的房中看了壹眼。
  福康紅著臉,“夫君……回來了?”
  “嗯。”
  “卻是難為了蕭妹妹,等到今日才得圓滿。”
  福康說的是,蕭巧哥本來抓到的是頭名,卻壹讓再讓,成了最後。
  可是,君欣卓想的卻是更早。
  “巧哥從大遼出來那壹天就註定是大郎的姻緣,確實讓她等久了。”
  福康心頭壹顫,卻是理解歪了,深深地看著君欣卓。
  這個女人又何常不是呢?她等的更久,更艱辛,現在難免有怨言吧?
  不由得向君欣卓深施壹禮,“全怪福康,若非我身份成堵,大郎也不會讓巧哥妹妹和君姐姐等這麽久。”
  君欣卓急忙扶起她,“妹妹說的哪裏話,壹家人,卻是說遠了。”
  福康抓著群欣卓的手道:“以後家裏妹妹都聽姐姐的。”
  君欣卓不依,“妹妹是公主,自是聽妹妹的。”
  福康由衷壹笑,說實話,誰不擔心嫁作人婦之後,妻妾不得善處,何況是三個正妻平起平坐。
  可她是多麽幸運,攤上蕭巧哥與君欣卓這兩個好姐妹,當真難得。
  “好啦,我們不爭了,聽大郎的。”
  君欣卓甜甜壹笑,“嗯,聽大郎的。”
  福康聞聲,甚是欣喜,“姐姐以後要多笑,很好看。”
  “咯咯……”
  君欣卓忍不住又笑了起來,卻是第壹次被女人誇贊。
  ……
  靜下心來,兩個女人心中都有壹種叫作幸福的東西湧現,擡眼望著千燈萬盞壹般的星空。
  福康由衷長嘆,“其實,最不容易的是大郎!”
  “嗯。”君欣卓輕嗯壹聲,代表了千言萬語。
  唐奕這些年有多不容易,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正要再說幾句唐奕的好話,卻是蕭巧哥房中的動靜吸引了兩女的註意力。
  隱約傳來唐奕高亢之音:
  “奕得天眷,承蒙娘子,不離不棄,受我壹拜!”
  君欣卓與福康臉色瞬間漲紅,呆楞當場。
  耳熟。
  對視壹眼,哪還看不出對方表情裏的蹊蹺?不由心中暗罵唐奕:
  妳個混蛋!
  ……
  ……
  第二天壹早。
  好吧,唐奕能不能過得去第二天壹早,還是未知。
  而遠在萬裏之外的開封,也有壹場風暴正在醞釀。
  事關閻王營。
  ……
  本來,閻王營在唐奕出京之前就已經在選兵重建。可是,唐奕在汝南王府那麽壹瘋,也不是全無後果,起碼閻王營首當其沖就受到了波及。
  古北關壹戰,天下共暏,閻王之威,震徹宋遼兩朝。
  回京之後,犒賞軍將自不用說,重建閻王營更是民心所向,百官共識。
  可是,唐奕那邊壹瘋,楊懷玉的處境就尷尬了。誰都知道,閻王營和唐瘋子走的近,而且闖汝南王府的人裏還有閻王營的人。
  當時,汝南王壹家全斷了腿,再加上韓琦,這麽大的事情,趙禎不得不把閻王營重建的事情緩下來,防止事態擴大,引來更多的非議。
  那段時間,別說是閻王營,整個觀瀾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點什麽差錯。趙禎甚至把通濟渠都送出去了,也是為了安撫。
  反正,這壹緩就是整整壹年。
  今日是大年初三,文武百官、四夷諸邦,大慶殿行開年大朝,共賀大宋。
  本來是挺好的壹個日子,可是大遼使臣卻是提了壹個要求。
  這個要求,夠光棍。
  這壹點上,不得不說遼人確實夠爺們兒。輸了就是輸了,不會像漢人那般遮遮掩掩。而且,契丹人敬重英雄,也敬重對手。
  閻王營在古北關前把大遼二十萬大軍打的幾近潰散,這樣的神軍,他們當然像當年的楊無敵壹樣敬重。
  而且,後來聽說閻王營的營帥也是楊家之後,更是佩服的不得了。
  在開年大朝會上,遼使當眾提出要壹睹閻王營的風采。
  對此,耶律德緒不禁眉頭壹皺。
  他是常駐大宋的通政官,這個賀歲使是新來的,之前沒和他通過氣有這麽壹出啊?
  顯然,這是耶律洪基的意思,事先不與他通氣。
  剛要出班喝止,不想,宋主趙禎淡淡壹笑。
  “準奏!”
  這是壹個宣揚武力,彰顯國威,震懾四方的好機會,趙禎自然要準。
  其實,官家心裏明鏡壹般,閻王營自打回京之後不得重建,這不是什麽秘密,遼朝常駐開封的使館自然也是全知道的。
  遼人打的什麽主意?
  無外乎想在諸邦友國之間,讓大宋現個眼。意為讓各國看看,天朝上邦向來是這麽對待功臣的。這樣的神軍為南朝立下不世之功之後,卻是什麽下場。
  遼人以為閻王營打殘了,壹個戰損三分之二的軍隊不得重建,那怎麽拉出來見人?
  可是,遼人不知道,閻王營就算只剩壹個人拉出來,那也是震懾宵小的活閻王。
  趙禎知道這壹點。
  他猶記得閻王營的前身鄧州營,只剩壹十九員戰將,由那個獨臂將軍帶到他面前時,是什麽樣的氣勢。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