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34章 真正的牛人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6

  回京,說遠也遠,說近也近。
  如今他在遼營,怎麽也得等和談出了結果之後才能抽身。
  但是,這個結果似乎也不用拖太久了。
  耶律洪基正如唐奕所說,他沒有選擇。兩人的那次談話之後不滿三天,這位大遼皇帝終於不再堅持歲幣之事,願意與大宋心平氣合地坐下來談。
  壹旦正經開談,也就沒什麽阻礙了。說白了,大宋本來也沒什麽過份的要求。
  之前的五十萬歲幣,萊州和遼河口兩地的百萬租金,還給妳,大宋不差這點兒“小錢兒”。
  兩國依舊是兄弟之邦,相通軍政。
  至於羊毛貿易,根本不用談,那屬於自然商業行為,只要大宋用羊毛就壹定得買大遼的。
  唯壹條,承認燕雲是大宋國土……
  不承認也沒辦法,燕雲已經在大宋手裏了,耶律洪基就算不情願,他也沒這個實力拿回來。
  不過,在這裏,唐奕這個“不善權謀”的混蛋又給耶律洪基挖了個坑。
  耶律重元!
  ……
  耶律重元是以大遼皇帝的身份降宋的。壹片石陣前髻發,壹句“降了”,燕雲就算給大宋了。
  戰後,自然要補“投降詔書”。
  到這裏,他依然是大遼皇帝。至於他和耶律洪基承認哪個,哪個合法,富弼打了馬虎眼,大遼也沒當真。
  遼人還是很光棍兒的,燕雲給妳了,那也就沒有必要再扯皮。大宋需要壹個合法性,壹個合性的占令燕雲的理由。
  戰時承認耶律重元,也就承認了。戰後奉耶律洪基為遼主,也就可以了。
  可是,他們忽略了壹點,扣小字眼兒,玩政治手段,契丹人永遠玩不過宋人。
  ……
  投降詔書。
  耶律重元的這個詔書是唐奕給寫的,內容就是:他以遼主的身份歸還當年石敬塘割讓給大遼的燕雲壹十六州之地。
  如此壹來,大宋占領燕雲也就算名正言順了。
  這是大宋自己的問題,大遼上到紈絝皇帝耶律洪基,下到和談首臣耶律宗訓都懶得管。
  可是,問題來了……
  特麽“燕雲壹十六州”!
  壹十六州可沒有全在他耶律重元的手裏,這次燕雲復宋,壹十六州也沒有全歸大宋。
  燕雲,燕雲。
  “燕”給大宋了,“雲”還在大遼手裏呢。
  雲州是突吉臺部的領地,怎麽可能給大宋?
  唐奕這個小機靈抖的太損了,直接在大宋和大遼之間、大遼內部之間,埋下了壹根釘子,壹根把耶律洪基送入深淵的釘子。
  ……
  ……
  拋去唐奕的陰險不談,別的方面雙方皆是認可。
  富弼立即將前方進展上表官家,只等趙禎禦批,即可與遼人簽訂正式的盟約。
  奏表這壹來壹回,又是半個多月。
  此時距離古北關大戰已經壹個多月,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
  趙禎禦批的旨意到達的同時,觀瀾諸生也已經基本完成了唐奕交與的任務。他們沒有來古北關,而是聚於幽州,等待唐奕南歸。
  而另壹個人也被遼人送到了古北關外——司馬君實。
  司馬光這壹遭看似有驚無險,實則九死壹生。耶律洪基稍稍任性壹點點,他這個駐遼通政使的小命兒就沒了。
  即使蕭惠、耶律宗訓極力擔保,還是難免壹場苦難加身。只兩個月時間,去遼北走了壹個來回的司馬光就幾乎讓唐奕認不出來了。
  許是耶律洪基故意的,此時的司馬光與乞丐無異,蓬頭垢面、衣衫不整。原本有幾分仙氣的短須現在也打綹兒了,手腕脖頸間盡是紅腫破皮,顯然是帶過重枷。
  唐奕心裏過意不去,急步迎上前去,張嘴就道:“看來‘蘇武牧羊’,不是壹般人能效仿的,也就君實兄能來壹來,換個人就掛掉了!”
  “噗!!”
  富弼在後面沒忍住,這小子放嘴炮也不分個時候,司馬光現在必然委屈的不行,妳這般調侃,還不跟妳急。
  哪成想,唐奕張嘴就拿蘇武打起了哈哈,而司馬光聞言立時露出壹絲不屑,捋了捋搟氈的短須。
  “蘇武?那是想死沒死成才被北蠻輕辱。”
  “我司馬光可不想死,還要留著命風光回宋,把這些欺辱還給遼人!”
  ……
  唐奕哈哈大笑,意思是他比蘇武牛多了。
  “好!不愧是司馬君實,司馬牛!”
  “快去洗漱壹番,晚些與君實兄擺宴慶功。”
  司馬光聞言登時急了,“洗什麽洗?先擺宴!”
  他已經兩個多月沒見到葷腥了。
  “多上酒肉!”
  ……
  富弼忍不住好好看了看這個司光君實。
  以前像司馬光這樣的“年輕人”自然得不到富相公的關註,今日壹見……
  富彥國開始明白,當初唐奕為什麽執意要讓這個只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去大遼主持大局。確有過人之處,至少膽識、氣魄非常人可比。
  ……
  富弼哪裏知道,要單單是膽識、氣魄,唐奕就讓曹覺去了。
  這位司馬牛,論情商,論心境,論手腕,論心智,在整個華夏歷史那都是能排在前幾的人物,豈是壹般人的標準可以衡量的?
  ……
  席間,唐奕收起玩笑,鄭重地給司馬光壹禮,“此次君實兄功在社稷,奕,拜謝!”
  司馬光放下手裏的羊腿,面無表情地看著唐奕。
  “這壹拜,當我拜妳。但是,光就不拜了。因為太重,壹拜不足表光之敬意。”
  唐奕擡頭,“君實兄言重了!沒有妳在大遼的暗中走動,大宋收不來燕雲。”
  司馬光搖頭,“不說這些。”
  “只問子浩壹句,接下來,妳要如何重興慶歷之事?”
  “……”
  唐奕與富弼對視壹眼,皆有詫異。
  唐奕可是從來沒對司馬光說過要改革,重興慶歷新政之事這樣的話。
  ……
  壹看唐奕的表情,司馬光更是篤定。再不看桌上酒食壹眼,正襟危坐。
  “實不相瞞,古北關戰事壹定,光不是沒想過舍生取義,寧死不受遼人輕辱。”
  “可是,光得活著……”司馬光目光如炬,緊盯唐奕。
  “活著看看大郎弄下觀瀾商合這個龐然大物,又不惜巨萬修通南北水路,布下這麽大壹個局,到底要把大宋引向何處!!”
  ……
  唐奕服氣地看著司馬光,不愧為千古大牛人,只憑這壹點點蛛絲馬跡就能看通全局。
  “那麽……”
  唐奕面色漸冷,悠悠開口。
  “君實兄可願助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