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15章 過往雲焑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6

  聖旨?
  柳七公壹下就怔住了,那個幾次把他擋在進士門外的官家,居然給他下了壹道聖旨?
  柳永只覺面色壹點壹點的發燙,心跳也在逐漸變得強勁,咚咚的敲擊著胸堂,讓他有些喘不上氣來。
  機械地躬身領旨,耳朵裏嗡嗡做響,連李大官宣的是什麽旨,也只能隱約聽見。
  大概意思好像是:
  肯定柳永這幾年來在觀瀾書院對學子們的諄諄教誨,贊揚其為國為朝培養出大批人才的功績。廢私忘我,七十歲高齡且病疾纏年,仍不忘治學之誌的美德。
  然其年事已高,榮令其卸任觀瀾教諭之職,追賜集賢院直學士。特令其子柳涚入京,遷大理寺主薄,留於京中侍奉左右。
  而且,趙禎特作文壹篇,置於觀瀾書院之中,以待後人瞻仰。
  ……
  不光柳永有點懵,壹眾朝臣也有點傻眼。
  這哪是榮令其卸任教諭?這是壹步登天啊!
  柳永置仕之時,只不過是個從六品的屯田員外郎啊!
  那是個什麽官兒?
  不過是,尚書省下屬的工部下屬的屯田曹下屬的筆吏小官兒。
  怎麽在觀瀾教了幾年書,壹下就躥到集賢院去了?
  這又是個什麽官?
  三大館閣:昭議館、集賢院、史院(翰林)。
  昭文館不用說了,那是內相之權,富弼現在幹的職務。
  翰林院,主司修史,大學士由首相兼任,也就是文扒皮兼著。
  而集賢院,設大學士壹人、學士兩人、直學士壹人。
  集賢院大學士壹般由次相兼任,也就是賈子明;學士那是候補宰相,或者朝廷重點培養對象的專屬;而直學士不常設,算是壹個榮職,也是朝中重臣離退之後養老的官職。
  說白了,直學士就是個榮譽,和領工資的職位。
  柳七公從壹個屯田員外郎,壹下蹦到了集賢院直學士,眾人怎麽能不驚?
  說句不好聽的,像富弼、文彥博這種當過宰相的要是退下來,運氣不好混個大學士的榮銜;混的好,太尉、太師、少師、尚書,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別人那可就沒那麽幸運了,像王拱辰、唐介這樣的,都不壹定能得到三閣學士的殊榮。
  歷史上,包拯那麽有名的,活著的時候也只做到龍圖閣學士,死後也只得了壹個禮部尚書的榮職。
  怎麽柳永在觀瀾教了幾年書,壹下子就牛逼了?
  孫沔躬著身子,小聲對身邊的賈昌朝道:“這有點兒過了吧?”
  趙禎不是壹直不待見這個柳永嗎?怎麽壹下子來了這麽大個“殊榮”?
  這比之前大夥兒預料之中的,可是大太多了!
  ……
  而柳永此時此刻,想的卻不是什麽官職。
  趙禎的這道正二八經的中旨對他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壹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讓他被趙禎所不喜,接連應舉,即使只差壹步,也都被趙禎親筆遺落。
  說柳永壹生都毀在這壹句上,也不為過。
  他這個不得誌的老舉子,與那位高高在上的官家之間,因為那壹句憤然之句,好像劃出了壹條永遠也化不開的鴻溝。
  可是,就在他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的今天,那位陛下終於來了壹紙詔書。
  上面沒有“何用浮名,且去填詞。”的嘲弄,也沒有觀瀾相見的不鹹不淡,有的,只是肯定、贊賞……
  近四十年的是非恩怨,因為這壹紙召書,終於成了過往雲煙!
  “陛下厚愛,耆卿還不接旨?”
  見柳永楞在當場,遲遲不接旨,李秉臣只得柔聲提醒了。
  柳七公這才回過神來,卻還是沒想著接旨,而是四下顧盼。
  “這,這……”
  “這”了半天,也沒這出個所以然來。
  範仲淹笑著圓場,“七公這是興奮莫名,壹時無措嘍!”
  唐奕也上前攙住柳七公,“師父接下便是,這是您老應得的殊榮。”
  “我,我……”
  柳七公猛然深聚壹口氣,用盡全身力氣,對著錦書禦旨長揖到地。
  “謝陛下天恩那!”
  ……
  唐奕笑著,看李秉臣把旨意交到柳七公手中,心中也是難掩激動之情。
  也許,此時的柳永終於無憾;也許,此時的大宋第壹“風月班頭”才是完整的!
  唐奕單手壹揚,環指下首的壹眾儒生和觀瀾傭工。
  “老師,說幾句吧!”
  柳七公依舊激動難明,楞神地看了看唐奕,“我?不說了吧?”
  唐奕點頭,不說也好,他明白這壹刻對這位老人意味著什麽,壹切盡在心中。
  扶著老人走到那片緋紅之下,“這是特意給您準備的,還是您親手揭幕吧!”
  “……”
  柳永擡頭高望,緩緩伸出的手臂有些顫抖,他當然意識到這是什麽,只是沒想到唐奕會這麽做。
  慢慢扯下紅綢,果真如他所料,綢下,壹尊七尺石像顯露在眾人面前。
  分明就是他柳永,單手執卷,迎風而立,衣帶飄然的立像。
  而立像之下,是壹個三尺基坐,上面刻著柳永的生平事跡,下方還有壹篇作文:《千古風流——柳三變》,末尾的署名是趙禎。
  正是趙禎在中旨裏為柳永做下的那篇文章。
  ……
  日!
  這回不光孫沔壹肚的醋酸。多數朝臣已經抑制不住的妒嫉了。
  皇帝給大臣作文,也不是沒有,但也多是死後。而立像、刻碑這個,卻是沒有。
  這個老“風月班頭”,卻是把好事占盡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