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11章 勢弱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4

  既然趙禎沒把唐奕當外人,讓他摻合到“家事”中來,那唐奕只能是發揮他大嘴的本色,什麽炮都放了。
  唐奕此番話不失真誠,但也留了壹個心眼兒。
  意思就是,妳和皇帝站在壹邊,那就是與我唐奕站在壹邊。因為我是絕對的皇帝的人,這是給屏風後面那人聽的。
  同時,他也是在暗示張貴妃,在宮中與曹皇後少些爭鬥,多些照拂,那麽不光是他,曹家亦是她的盟友。
  張貴妃是聰明人,唐奕壹點就透。
  不由起身壹拂,“子浩果然如陛下所言,是個心直口快的孩子,本宮受教了。”
  “不敢!”唐奕急忙回禮。
  張貴妃在宮中能老實些,對趙禎,對曹皇後,甚至是對唐奕,都是有百利而無壹害的。
  “草民說這番話,倒是添著臉沒把自己當成‘外人’了,冒犯之處,娘娘還要多多包含才是!”
  “子浩,言重了!陛下待子浩如血親,將來還要子浩多多幫陛下分憂呢!”
  得。
  屏風後面那位心說,早知道是這麽個情形,早點把他叫來啊!這小子好就好在,知道什麽時候該耍渾,什麽時候該收著。
  他是瘋子?
  那滿朝就沒有壹個明白人了!
  聽著外間唐奕又續了幾句家常體己的話,就告辭出去了,屏風後面的這位自然也就該出來了。
  當然就是趙禎本人。
  趙禎亦是好心,借著聽聽唐奕怎麽“道歉”為名,其實就是在幫唐奕掠陣,省得張貴妃太過分,為難於他。
  出來就見張貴妃局促地壹拂身子,“臣妾……”
  “唉……”趙禎裝模作樣的壹嘆。“這個混蛋小子目中無人,說話也沒個遮攔,愛妃莫要與之計較。”
  張貴妃壹喜。
  趙禎這話,不責備唐奕逾越,反而倒像是幫自家小孩說情,言下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了。而且,還給了她臺階下。
  張貴妃自然收回原來想要說的那番說辭,輕笑道:“這個卻沒覺得,倒是平添了幾分尋常人家的生氣呢。”
  趙禎大笑,“愛妃是賢良之人,當然不會和那個渾小子壹般見識。好了,朕且回去,晚上再來看愛妃。”
  說著,就大步往外走,張貴妃是聰明人,應該怎麽做,以後在宮中要如何自處,不用人教。
  張貴妃壹聽趙禎晚上會來,自是喜上眉梢,“恭送陛下!”
  待趙趙走後,張貴妃獨自沈吟良久。
  “來人。”揮手招來內侍,“去皇後那邊傳個話,就說等午休壹過,本宮要去請安!”
  ……
  ……
  唐奕這個美啊!
  解決了張貴妃這個隱患,也除了唐奕最後壹塊心病。
  最近真是諸事皆順。
  通濟渠的疏導方案已經定了下來,來年開春兒就可征夫開挖。壹旦南北水路壹通,唐奕整個的商業布局也就完成了第壹步。接下來,他就可以大張旗鼓的開幹了。
  與大遼萊州設互市的事情也有了眉目。
  大遼要是萊州收宋商的稅,可以啊,那大宋也要求在雄州互市收遼人的稅。
  耶律宗真壹琢磨,這事兒好像不占便宜。於是給蕭英來了詔諭,收稅的事兒也就不再提了。
  少了這壹層阻隔,兩國迅速達成協議,於來年正月起,在萊州設立権場互市,互通有無。
  萊州那個破地方,別看是州府,其實就是個大農村。
  事實上,除了燕雲十六和遼朝五京之地,大遼別的州府都是大農村。
  萊州城也就壹萬人口,遼人樂不得通過互市,讓宋人幫他們發展起來壹個富城。
  再有,休養了三四個月的黑子也終於能下地活動了。
  這壹次是鬼門關前撿了壹條命,要不是孫郎中醫術回天,董惜琴照顧入微,這憨貨可能就交待了。
  ……
  時間進入臘月,年關越來越近,隨之而來的天氣也越來越冷。
  但,趙禎和後宮嬪妃,還有殿前諸臣,住的卻更踏實了。
  快過年了,皇家儀典也多了起來,年尾的大朝會,還有祭天祭祖,在回山是肯定辦不了的。
  按說,這個時候回宮住應該方便不少,可是,趙禎寧可往反於回山與開封之間,也不回去。
  對此,朝中諸臣竟也默認了。
  唐奕就奇了怪了,妳們這是折騰個什麽勁?
  開個大朝會,都得大夥兒半夜就起來,著急忙慌地坐船進京。然後在大慶殿接待完百官和各國使節之後,再壹路坐船回來,這不有病嗎!?
  他哪知道,現在就算他攆人,大臣們也不會走的。
  觀瀾多舒服啊,雖然緊巴了點兒,但住的暖閣都是地龍取曖,又暖和,又幹凈。而且吃穿用度,都是唐子浩幫著張羅,全是當世最好的。
  現在他們也算明白了,為什麽南平郡王和魯國公不在開封好好呆著,都要跑到回山來養老。
  在這兒呆著,能多活好幾年!
  可惜,要麽妳關系夠硬,和範仲淹交好;要麽權位夠高,否則,想來,人家也不要妳。
  這段時間,朝中又有了變動,而且,是大變動。
  狄青南下,楊文廣從西北急調隨之征南,西北之地壹下子沒了兩員重將,壹時之間竟顯空虛,大宋無將可用的尷尬也顯現了出來。
  無奈,趙禎只得把剛剛當上副相,還不足年的龐籍調回西北。恐其壹人不足擔當軍政兩務,又把丁度派了過去。
  政事堂壹下去了兩人,接任之選卻成了個難題。
  按趙禎和唐奕的意思,當然是要讓文扒皮回來。曾公亮這貨有點木,壹點兒都不聽話;富弼又在內相的位置,理論上管不著政事堂的事情。
  但是,文扒皮下去也是不足壹年,就這麽就回來了,也說不過去啊?
  於是,趙禎想到了陳執中,那個直腸子,最起碼聽話。
  可惜,趙禎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
  把準備讓陳執中出任參知政事的事情拿到朝堂上壹議,立馬招來諸臣的反對。而且,反對之激烈是趙禎沒想到的。
  這不但左右了趙禎的決定,而且讓唐奕猛然驚醒:
  文扒皮去年放出去了;宋庠這個緊跟趙禎腳步的讒臣也走了;如今龐籍和丁度去了西北,唐大炮還在揚州享福……
  不知不覺間,與觀瀾壹條心的重臣就只剩下壹個富弼,壹個包拯,還有腦子不太靈的吳育。
  而趙禎迫於滿朝壓力,調入京的那位參知政事,更是讓唐奕心驚。
  離京五年有余的賈昌朝,
  又回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