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59章 算總賬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6

  唐奕這段時間過的很舒坦,不說賈昌朝等人徹底臭街,貶的貶、走的走那叫壹個解氣,單是這桃花庵裏的清閑日子,就著實讓他好好地緩了壹口氣,難得壹份清閑。
  “特麽還當妳多委屈,原來這麽舒服!”
  此時,賤純禮斜倚在桃花草廬的竹榻上,壹邊揶揄著唐奕,壹邊品著醉仙釀,壹邊搖頭晃腦地的欣賞著蕭巧玉指流轉悠悠而來的琴聲。
  唐奕則是整個人都躺了下來,閉目養心,根本不接他的話茬兒。
  “要不,妳跟趙允讓商量商量,給我也安個謀反、忤逆之類的罪名,我到這兒跟妳作伴兒得了。”
  呸!
  唐奕睜開眼睛橫了他壹眼。
  “天不早了,趕緊回去吧,我這兒可不供飯。”
  賤純禮腦袋都搖出了虛影兒,“不走!好不容易借著由頭出來了,怎麽也得混到明天再回去。”
  曹閻王現在兇得很,他們現在壹天天被訓的跟狗似的,能躲出來半天,他才不回去呢。
  見唐奕還是壹副不鹹不淡的樣子,賤純禮疑道:“妳不會真的要‘但願老死花酒間’了吧?”
  “有什麽不好嗎?”
  “呵呵。”賤純禮幹笑兩聲,“挺好!”
  “不過,肯定不是老死,而是被我爹打死!”
  “我可跟妳說啊,我爹可是當真了,連書院的儒生們也議論紛紛。”
  “議論什麽?”
  “妳那詩可不像是隨便寫寫的,真有幾分看破紅塵的味道,都說妳真的要在桃花庵墮落下去,不回書院了。”
  唐奕笑了,“那不挺好嗎?”
  “好個屁啊!”賤純禮坐直了身子。“那幫孫子還指望妳幫著他們考個狀元什麽的呢,怎麽可能覺得好?”
  唐奕笑意更深,“那就更好了……”
  ……
  有的人可以原諒,有的人卻絕對不能寬恕!
  拋開此次回京之後,意外地靠向汝南王壹邊,曾公亮為官數十年,還算是兢兢業業,且不失為壹個好臣子。
  讓他在卸任之後保持體面,這是趙禎的仁慈,他做不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決絕。
  而賈昌朝。
  這已經不是第壹次讓趙禎失望了。
  慶歷新政倒臺有他的影子;範仲淹請辭回京之時,亦有他的影子;此番打壓狄青、罪啟曹覺、構陷唐奕,處處有他沖鋒現陣。
  事不過三,別說唐奕不會放過他,趙禎就算脾氣再好,也早就怨氣深植了。
  曾公亮可以走!
  韓琦可以走!
  甚至,張堯佐等人都可以去避壹避風頭。
  但是,賈昌朝不能走!
  險些把觀瀾商合打入地獄,險些毀了唐奕經營多年的大部局,想走?
  趙禎壹旨任命,政事堂幾乎是大換血,唯除賈昌朝被留了下來。
  這壹留,民間對奸相佞臣的怨憤,就都集中到他這個唯壹留下來的奸相身上。
  這段時間,賈府就跟死人宅子似的,白天根本就沒人進出。
  別說是賈昌朝本人,就連府上的親眷、家仆也壹並被百姓恨上了。
  弄的賈家大門緊閉,仆役上街買個菜都得從角門兒出去,還要喬裝改扮,都不敢穿賈府的仆褂。不然,別說買米買面,百姓不朝他們扔雞蛋、爛菜葉兒就不錯了。
  就這麽苦熬了壹個多月,事態終於有所平息,賈昌朝才算長出了壹口氣。
  他現在已經顧不得什麽名節、名聲了,這壹個月的煎熬下來,賈相公只想太太平平的過日子。
  可是,他哪裏知道,就算民怨這關過去了,他也絕難有好日子過。
  這幾天,富弼主理的唐奕謀反壹案也終於有了定論,結果自然是賈昌朝無中生有,唐奕並無謀反之意。
  早朝之上,富弼當著眾臣的面兒向趙禎稟報了案件審理的經過,最後請求趙禎下明旨,召告天下,為唐奕昭雪。
  趙禎輕輕壹笑,“昭雪之事且先放壹放。”
  然後看向賈昌朝,“賈愛卿,可有異議?”
  賈昌朝急忙出班,“臣無異議,臣自知誣告有罪,懇請陛下治罪。”
  賈相公現在只求能出京,開封壹時壹刻都呆不下去了。
  趙禎又是壹笑,“治罪的事也先放壹放。”
  又看向壹眾朝臣,“眾卿,可有異議?”
  賈昌朝都沒明白趙禎什麽意思,就匆覺身後壹陣躁動。
  “臣,有異議!”
  “臣,有異議!”
  “臣,有異議!”
  ……
  嚇的他面色壹白,腿都哆嗦了。
  怎麽呼啦壹下出來好幾十個有“異議的”?
  什麽情況啊?
  什麽情況?
  剛剛歸朝的文扒皮冷笑看著賈昌朝的背影,心說,賈子明啊,真不是兄弟壹回來就拿妳開刀,實在是不拿妳開刀,就難以服眾啊!
  唐大郎這回清白了,那咱們也該開始算算總賬了!
  心中想著,正要開口,身後的崇文殿編修宋祁就已經按奈不住了,高聲起奏:
  “臣請重責賈子明,削官為民、放流邊蠻,以還唐子浩清白之身!”
  宋祁壹張嘴,壹年多沒上過早朝都已經半退休狀態的晏殊顫巍巍地急聲高喝:
  “臣,附議!賈子明無憑無證毀人清白,為大惡也!陛下絕不得姑息此等讒佞之臣在朝。”
  “臣,附議!”這是唐介。
  “身在禦史之職,臣有彈劾奸佞之責。賈子明身為百官表率,卻行此等骯臟齷齪之行,非朝儀表率,理當懲治!”
  “臣,附議!”這是宋庠。
  “臣,附議!”這是丁度。
  “臣,附議!”這是吳育。
  “臣,附議!”
  ……
  到後來,賈昌朝已經數不清都是誰了,因為太多了。
  他越聽心越驚,心說,妳們這是要幹什麽!?當真要置我於死地嗎?!
  同朝為官,就算再有不睦,也不能壹上來就說出削官為民,流放邊蠻這種話吧?
  大宋不殺士大夫,這已經是文臣最重的懲罰了。
  在沒有黨爭,只有政意不和的仁宗朝,朝堂上的爭鬥可從來沒有這麽激烈過。
  是這些朝臣狹隘的要排除異己,非要至賈昌朝於死地?
  是,也不是。
  此並非排除異己,卻也是真想至其於死地。
  若非恨其入骨了,怎麽滿朝皆要至其於死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