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宋

蒼山月

歷史軍事

  慶歷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壹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74章 考題有點難

調教大宋 by 蒼山月

2018-6-15 15:56

  “二哥!?”
  太學生差點沒噎死,那黑小子管巡檢叫“二哥”?
  什麽情況?
  呵呵,可不就是二哥……
  這綠袍官員,正是禮部貢院巡檢使——範純仁,範老二。
  太學生有點不淡定了,怎麽?還遇上“親戚”了?
  不過,細壹琢磨,好像也沒啥大事兒。這可是國考重地,就算是親哥能怎麽著?他敢當著幾千仕子的面徇私枉法不成?
  ……
  而王韶這句話卻沒讓範純仁有絲毫動搖,冷聲道:“那也不行!這是貢院門前,妳還想不想考了?”
  王韶壹縮脖子,灰溜溜地退了回去。雖心有不平,但也無法,為了太學的孫子們耽誤了前程,太不值得。
  範純仁又看向隊中的唐奕,語氣不容有疑,“給我收斂點,管好這幫小瘋子!”
  唐奕壹推手,範老二什麽時候也改不了他壹本老正的毛病,可他從小偏偏就吃範老二這套。
  “沒想動手,就是嚇嚇他。”
  範純仁點頭,見曾鞏還是瞪著牛眼,壹臉兇像。對於這位,他還真不太好說什麽,畢竟曾鞏論歲數比他還大上不少。
  “子固,看開些,行不行,考場上見!跳梁小醜,何足存思?”
  ……
  話是挺刺耳,但是傳到太學生耳朵裏,還是心下壹松,至少免了壹場皮肉之苦。
  可是,哪成想,範純仁那只是前半句,後面還有半句沒說呢。
  “再說了,君子報仇,十年未晚。考完了,還不是想怎麽收拾,就怎麽收拾。”
  我噗!!
  聽了這後半句,太學生壹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有特麽妳這麽勸架的嗎?
  看來,放考之後得走快點。
  ……
  曾鞏依舊不言。
  他曾子固入觀瀾之前就不把這種人放在眼裏,入了觀瀾,更不放在眼裏。可現在卻讓這麽個無名之輩當眾嘲笑,哪能那麽容易順氣?
  範純仁也知多說無益,轉頭對唐奕道:“別頭場在太學那邊,趕緊滾過去。”
  唐奕嘿嘿賤笑,壹拍依舊憤憤不平的曾鞏,“聽見了沒?考完了再說,不差這壹時。”
  說完,對壹眾觀瀾儒生嚷道:“行了,我走了,妳們老實點,不許惹事哈!”
  正要調頭走,見曾鞏還是瞪著那儒生,他說要走也沒個回應。
  “唉……”唐奕無奈壹嘆。
  “妳要實在等不到考完,也別在這兒動手啊!”
  “傻不?大夥都看著呢,影響多不好?”
  湊到曾鞏耳邊,卻用所有人都聽得見的聲調道:“找個沒人的地方……偷偷地幹活。懂不?”
  “走啦!!”
  ……
  目送唐瘋子大搖大擺離去的背影,眾考生無不暗暗擦汗。
  唐瘋子還是唐瘋子啊,不是俗人,這哪是偷偷地幹活?
  而大夥兒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曾子固終於露出壹個微笑,上前壹步,壹把攬過太學生的脖子。
  “同窗之誼,多年未續,走,咱們找個沒人的地方,聊聊舊情!”
  ……
  太學生腿都軟了,下意識想躲。可曾鞏那大胳膊跟鐵箍似的勒著他,想動彈壹下都不行。
  “妳妳妳,妳幹嘛?”
  “妳放開我,我跟妳不熟!”
  “救命啊!我不認識他,續什麽舊!?”
  “啊!……”
  “嗷……”
  ……
  從遠處角落裏,傳來那太學生殺豬壹般的慘嚎。
  壹眾考生聽得直瘆得慌,特麽觀瀾匪幫就是觀瀾匪幫。壹窩活土匪!
  “都楞著做甚!?”範純仁的聲音適時響起。
  “時辰已到,評考籍入場!”
  說完,仿佛沒聽見那邊的慘嚎,沒事兒人壹般……走了。
  ……
  解試只是壹個初選的過程,所以,盡管朝廷和地方都十分重視,但也遠沒到會試、殿試的繁瑣程度。
  考生憑考籍入場,監考使吏也只是通過考籍上對考生的描述,粗略查驗就算過關。不用像會試壹般,得把考生扒光,恨不得菊花都得翻開來看看裏面藏沒藏東西。
  範純仁作為外場主理巡檢,也只要監督下面的人驗籍、驗人罷了。
  幾千人光進場就得半個時辰,觀瀾的學生也是早就進去了,無壹人有差池。
  眼瞅諸生就快進場完畢,範純仁坐在門外的桌案前,無意間掃中兩個已經查驗完畢正要進去的考生,不由壹頓。
  這兩人……有點面熟……
  在哪兒見過?
  正要再看兩眼,二人卻已經閃進了考場。
  範純仁莞爾壹笑,可能是哪裏有過壹面之緣吧。
  ……
  解試只考壹天,辰時進場,酉時收卷。考題只是初選之題,壹般由州官或者當地名儒出題,重在考察基礎。
  開封因為是京師之故,皇權重地,壹般不由開封府尹出題,會上請官家。而官家又不能搶了臣子的風頭,壹般又會指派三館的大學士代請題目。
  可是,今年有點特殊,三館的學士不是有親子應考,就是和觀瀾走得太近。趙禎怕節外生枝,惹來不必要的麻煩,索性也別麻煩別人了,讓開封府尹自己出題就算了。
  現在打坐開封府的,是臭臉包拯。老包是有名的鐵面無私,他來出題,無人可以詬病。
  可是,老包不但臉臭啊,這老家貨夥還不通人情。
  妳說壹個解試,差不多就得了唄,只要基礎不差,略有文采的,就取了,左右還有會試火煉真金。
  可是,老包不。
  他覺得,國考這是朝廷的壹等大事,馬虎不得,壹定要考出真材實學。
  於是……
  開封這壹科取解悲劇了,考題那叫壹個難啊,絕大多數考生看到題目都是壹個頭兩個大。
  有參加過幾科國考的儒生無不哀嚎,這取解的題目,比往科會考還難。
  這可如何是好?心慌之下,筆都拿不穩了。
  其實,他們這麽緊張完全沒有必要。也不想想,解額是固定的,說不好聽的,就算所有人壹題不答,也得在白卷裏挑出二百三十壹額。
  緊張個屁啊?妳不會,大家都不會。
  老包的用意只是讓這些儒生認清自己,謙虛應考,將來做官也好腳踏實地。
  ……
  酉時壹到,準時收卷,壹眾儒生無不垂頭喪氣地出了貢院。
  出來第壹件事兒,就是三三兩兩聚於壹處,議論起考題來。
  有人抱怨道:“夫之大國,不尊大,不言小,不專武,亦不忘兵。文以輔政,武備於邊。是為上國也。然,何以民?”
  “這這,這是殿試才會考的大策大論,怎麽取個解也論大道?”
  “難……太難了!”
  而有的人連題目都沒弄懂,“這個‘何以民’,到底是民當何為?還是君王將相何為治民啊?”
  “完了,完了,這哪是我等末學能答的題?今科取解,開封壹地必是屍橫遍野了。”
  “依學生之見,除了經義、詩賦,策論共六題。能答上三題者,大概就可進會試了。”
  “三題?”有人瞪著眼珠子。“能解兩題,必中無疑!”
  “哈哈!!”
  壹聲放笑,引起眾人的註意。
  只見壹個頂著烏眼青兒、半張臉都腫歪了的儒生,得意地走了過來。
  “小弟不才,答上四題,豈不是必中!?”
  正是那個被曾鞏拉到角落裏,“偷偷”揍了壹頓的太學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